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官告院

官告院

官署名。五代后唐吏部置,掌官员告身文书所需绫纸、 ��轴、 朱胶等。 宋初属尚书省, 分设兵、吏、司封、司勋四司告身案,掌文武官、将校告身及封赠告身。置提举一人,以知制诰充任; 判院一人,以带职京朝官充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文武官告身归吏部,蕃官告身归兵部,封赠、命妇告身归司封,加勋、将校归司勋,遂废。徽宗崇宁四年(1105),置官告局,隶吏部,旋改属尚书省。五年,罢。大观元年(1107),复置官告局,隶尚书省左右司。三年,改属吏部。政和三年(1113),复旧名,设主管二员。南宋因之。金朝沿置,设提举二人,以吏部郎中、翰林修撰各一人充任,掌署院事。


官署名。宋置,属尚书省。掌文武官将校告身及封赠之事。长官有提举一人,以知制诰充任,判院一人,以带职京朝官充任。院的内部机构分兵部、吏部、司封、司勋四司告身案。掌吏兵勋封官告,以给妃嫔、王公、文武品官、内外命妇及封赠者,各以本司告身印印之。文臣用吏部,武臣用兵部,王公及命妇用司封、加勋用司勋。元丰改制后,官告院改属史部,四选皆用吏部印,惟蕃部则用兵部印记。主管官一人。以京朝官充任。所属有绫纸库,掌管填写告身所用的各种规格的绫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式假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官员休假制度之一。除遇父母亡故解官持服、祖父母亡故重服外,其余亲属亡故,朝廷按规定给假,称为式假。假期自一日至三十日不等。武臣及归正、归附官丁忧,不解除官职,亦给式假一百日。

  • 副都承旨

    即“枢密院副都承旨”。

  • 议司

    官署名。宋神宗元丰六年(1083)大理寺置,由大理卿、少卿、丞主管,掌覆议断司所断公案。

  • 西域都护千人

    官名,汉中尉、属国都尉、西域都护之属官皆有丞、司马、千人;如淳说,凡此“千人”,皆官名也。韩延寿为东郡太守,冯奉世长子谭为天水司马,皆有“千人”,而如淳又说:“千人、司马,皆不治民也。”司马、千人,皆

  • 公府宾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见“公府典宾曹”。

  • 掌设御侍

    女官名。金设此官,正九品,掌床席帷帐铺设等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内命妇品》注。

  • 崇祥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文宗天历元年(1328)由大承华普庆寺总管府改立,隶太禧宗禋院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副达鲁花赤、同知各一员。下辖永福、昭孝、普庆三营缮司及崇祥、永福财用所等机构。官署名。元置,属太禧宗禋院,

  • 太阿右辅

    官名,王莽置,俸二千石,掌辅佐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甄丰为太阿右辅。”“太阿右辅、大司空、卫将军、广阳侯甄丰为更始将军,(封)广新公……是为四将。凡十一公。参看《太保后承》、《太傅左辅》两条。

  • 典金官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铸印和打造金银器饰。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护南氐校尉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赵刘曜置。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:“曜大悦,署 (杨) 难敌为使持节、侍中、假黄钺、都督益宁南秦凉梁巴六州陇上西域诸军事、上大将军、益宁南秦三州牧、领护南氐校尉、宁羌中郎将、武都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