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官僚

官僚

本指同官僚属,泛指官吏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今吾子之教官僚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参

    即宦官。《北史·齐本纪下》: “(高纬于宫苑)写筑西鄙诸城,使人衣黑衣为羌兵,鼓噪临之,亲率内参临拒。”太监。《北齐书·幼主纪》:“写筑西鄙诸城,使人衣黑衣为羌兵,鼓噪凌之,亲率内参临拒,或实弯弓射人

  • 商务大臣

    官名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任命商务大臣,次年任命会办商务大臣。二十九年(公元1903年)成立“商部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营缮大匠

    官名。见“营缮监”。

  • 通政使司知事

    官名。明清设置,属通政使司,与经历分掌出纳文移。

  • 出职法

    宋代吏人授官的一项规定。即“年劳补官法”,见该条。

  • 管驾正、管驾副

    海关征税部海班、海事部运输科与巡船班的洋员,地位在管驾官之下。见“征税部”、“海事部”。

  • 承化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 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班,拟先锋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 (529)定制后,改拟伏波将军等号。

  • 绥军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。《三国志·杨仪传》:“(建兴)八年(230),(杨仪)迁长史,加绥军将军。”杂号将军名,三国蜀置,掌征伐、驻守或后勤工作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杨仪传》:“(建兴)八年,迁长史,加绥军将军。

  • 生徒

    唐代对由官学选送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的称谓。唐制凡国子监、弘文馆、崇文馆、崇玄学的学生,在完成学业以后,由馆、监先将学生加以课试淘汰,合格者选送礼部参加科举考试,对于礼部考试不合格者,则依年限而有科罚的

  • 知大名府事

    官名。宋置,见“河南府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