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卜丞

太卜丞

官名。秦、汉为太卜令之副。东汉并入太史丞。北齐有太卜局丞,隶太常寺太史署。隋、唐置为太常寺太卜署次官,各一员,隋朝从九品下,唐朝正九品下。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


官名,西汉置,佐令掌占卜。东汉并入太史丞。北齐太卜局有丞,属太常寺太史署。隋唐为太常寺太卜署副长官。宋有其名而无其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司侍郎

    官名。即尚书右丞,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 (908) 因避讳改,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(923)复名尚书右丞。

  • 采访副使

    官名。北宋置,佐采访使察访官吏善恶和民间疾苦。

  • ①执政者所持施政的凭信。后通称印信。秦朝以前通称为玺。后天子、诸侯王以玉为之,称玺。唐朝改称玺为宝。汉朝列侯黄金龟钮,御史大夫金印紫绶,文皆曰“章”; 千石至四百石皆铜印,文曰“印”。一般称皇帝所佩为

  • 仗司

    宋朝左右金吾引驾仗司省称。

  • 户部总科郎中

    官名。明洪武六年 (1373) 置,二人。十三年罢。

  • 尚仪局

    官署名。宫廷女官六局之一。隋炀帝始置,掌宫中经籍纸笔几案,礼仪起居,宾客觐见等事。设尚仪二人,下辖司籍、司乐、司宾、司赞四司,各分置女官司、典、掌以掌其事。唐朝沿置。宋、金置而不称局。明沿唐制,永乐(

  • 命服

    服饰名。指帝王所赐之官服。始于周朝。周之官秩,自一命至九命,分为九等。各视其命之数,有一定之制。故将天子按诸侯、大臣爵秩品位所颁赐之制服,谓之命服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君以天子之命服命重耳,敢有安志。

  • 阿儿浑卫

    即“西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”。

  • 掖庭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上,二十三年官品令未载。

  • 右都丞

    官名,东汉置,为右都候之副,掌佐右都候行施职事。详“右都候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