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庶长

大庶长

①官名。春秋时秦国初置,商鞅变法时为最高军事长官。②爵名。战国秦置,为二十等爵第十八级,庶长中最尊者。西汉或用之。文帝时令民入粟边万二千石者,赐爵大庶长。


爵名。汉承秦制,实行二十级爵以赏功劳,其中第十八级为大庶长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。参看“二十等爵”、“大良造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军大夫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晋国置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三军,皆设大夫。中军大夫位在中军将、佐之下,侯长之上。佑助将、佐管理军务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 “晋师救郑。荀林父将中军,先谷佐之”,“赵括、赵婴齐为中军大夫

  • 释褐

    谓脱去布衣,换着官服。即初仕之意。亦作“解褐”。《文选》卷四五扬雄《解嘲》: “夫上世之土,或解缚而相,或释褐而傅”。《梁书·朱异传》: “旧制,年二十五方得释褐。时异适二十一,特敕擢为扬州议曹从事史

  • 太舟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置。为太舟卿副贰,协掌航运河堤及本府庶务。位一班。陈沿置,位八品,秩六百石。

  • 考选委员会委员长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考选委员会的长官。见“考选委员会”。

  • 行用库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掌兑换钞币。全称行用交钞库,亦称交钞库、钞库。世祖中统元年(1260),始立中都行用库,秩从七品。后诸路及部分府州亦置。至元二十四年(1287),改置大都光熙、文明、顺承三库。二十六年

  • 统制官

    官名。别称镇统,清末新陆军镇之长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镇一人,正二品,陆军副都统充,简放。掌领全镇事务。

  • 协理图撒拉克齐

    见“图撒拉克齐”。

  • 谋主

    官名,东汉末年孙策置,掌顾问应对、参谋军事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:“(以)彭城张昭、广陵张紘、秦松、陈端等为谋主。”谋主即谋士。

  • 翊府

    军府名。即翊卫之府。参见“翊卫”。① 隋朝左、右卫置,分为左翊一开府、二开府、三开府、四开府,各领开府府(骠骑府)、仪同府(车骑府),是为内府。唐朝十二卫皆置,左右卫领翊一、翊二两府,左右骁卫、武卫、

  • 廱厨长

    官名,也写作雍厨长,汉置,掌供祭祀五畤之祭品及皇帝之膳食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主爵中尉》:“主爵中尉,秦官,掌列侯。景帝中六年更名都尉,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风,治内史右地。属官有掌畜令丞。又右都水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