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济局
官署名。宋制,太府寺所属有和济局与惠民局,均掌配制良药出售以疗民疾。
官署名。宋制,太府寺所属有和济局与惠民局,均掌配制良药出售以疗民疾。
官名。蒙、元怯薛执事名。蒙古语,意为 “捕盗者”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,陈沿置。南朝梁时班阶不详,陈定为拟八品,比秩六百石,北齐亦置,为七品上。武官名。北齐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正七品上。
官名。宋神宗熙宁四年 (1071),于京城建中太一宫,以前任宰执提举。哲宗元祐六年(1091),改置中太一宫使,为祠禄之官。
见“勋武前锋五职”。
官名。北周置。太子宫尹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
见“民政部侍郎”。官名。清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改民政部左右侍郎为副大臣,减员额为一人。见“民政部”。
官名。宋朝转运司置,员二人,职掌与转运使尽同。参见“转运使”。
官名。①唐朝大明宫供奉官。五代沿置。②宋朝三班小使臣,内侍省叙迁之阶,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改为从义郎,从八品。宋初武臣本官阶。为小使臣之一, 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易以武阶官之名,称从义郎
官名。南诏官,主兵,以清平官、酋望、大军将兼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高等法院的主官。见“高等法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