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贡举考试中防止考官作弊的一项措施。各级考试前数日,考官同时进入考场,关闭院门,开始拟题、收领试纸、排定举人座位图,直至考毕,定出等第,方许出院。科举考试中防弊措施之一。宋制,各级考试举行前数日,考
“南中郎将”的省称。即“南中郎将”的简称。详“南中郎将”条。
即“廷尉平”。官名,西汉置,掌平审诏狱。详“廷尉平”条。
官名。金代东西京各有御容殿,设閤门各二人,掌享祀礼数、铺陈祭器。
官名。辽置,见“总领左右护卫司”。
官名。唐朝后期置,为临时军事长官,镇抚地方。宣宗时,以白敏中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使。北宋或置, 掌经边防军旅之事。 徽宗政和 (1111—1118)中,西北用兵,以内侍童贯为之。宣和 (1119—1
官名。汉景帝时置,与大农令为平行的官,详见“都内令丞” 。
即“西域校尉”。
宋朝贡举考试中的一种仪式。又称唱第、传胪、胪传、胪唱。太宗雍熙二年(985),皇帝亲试礼部奏名举人,合格者分两日宣召,面赐及第,称为唱名。其后成为定制。科举制度中殿试放榜时的一种仪式。见“传胪”。
官名。清朝尚虞备用处之职官。额定二十一人,正五品。掌翊卫扈从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