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城

司城

官名。① 春秋时宋国避武公讳改“司空”置,六卿之一。掌治城廓,执国政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宋灾,乐喜为司城以为政,使伯氏司里。火所未至,彻小屋,涂大屋,陈畚挶,具绠缶,备水器,量轻重,蓄水潦,积土涂,巡丈城,缮守备,表火道。”又《哀公二十六年》: “司城为上卿。”②春秋时郑、曹、陈等国置。执政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: “初,往年郑文公之卒也,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,秦兵故来。”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: “曹鄙人公孙彊好弋”,“有宠,使为司城以听政。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 “孔子遂至陈,主于司城贞子家。”③北周“司城中大夫”省称。④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至咸亨元年(670)改兵部职方为司城,职方郎中为司城大夫。参见“职方”。


官名。春秋时宋国置,即司空。因宋武公名司空,故改司空为司城。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公子荡为司城。”注:“以武公名废司空为司城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忠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东汉初置。光武帝时有汉忠将军王常,见《后汉书·王常传》。杂号将军名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汉忠将军王常为横野大将军。”

  • 文选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文选司。明清吏部四司之一。掌理官吏班秩迁除,平均铨法。明洪武二十九年 (1396) 改选部置。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一人,主事二人。洪熙元年 (1425) 南京吏部亦置,设官略同。清顺治元年

  • 祗候殿直

    官名。西夏置。内侍阶官。西夏中期惠宗时有此官职,多以党项人领其职。宦官职名。宋置,见“祗候高品”。

  • 昭玄寺大统

    官名。见“昭玄寺”。

  • 南床

    官名。侍御史别称。洪迈《容斋四笔》卷一五《官称别名》: 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”,“侍御史为端公、南床、横榻、杂端。”

  • 文籍院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有监、少监。

  • 左库曹

    官署名。御史台属曹之一,南朝宋太祖元嘉(424—453)中改内左库曹置。设侍御史。掌厩牧、牛、马、市租。

  • 监察使

    官名。民国时国民政府置,由监察院院长提请国民政府特派,在所派监察区内巡回监察,行使弹劾权,必要时,在监察区内设监察使署。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监察使署的主官,见“监察使署”。

  • 库真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《北齐书·高祖十一王传》:“(高洋) 乃使库真都督破六韩伯升之邺征 (高)渔。”

  • 昭毅将军

    武散官名。明置,武官正三品,升授。武散官名。明置,为正三品升授之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