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农寺

司农寺

官署名。北齐始置,为管理仓储市易,供应宫廷粮食薪菜、百官禄廪的事务机关。设卿、少卿、丞各一员,领平准、太仓、钩盾、典农、导官、梁州水次仓、石济水次仓、籍田等署。历代沿置,掌粮食储积、仓廪管理及京朝官禄廪、朝会祭祀供御之供应事务,其政令仰承户部。隋初置卿、少卿各一员为长贰,属官有丞五员及主簿、录事等,领太仓、典农、平准、廪市、钩盾、华林、上林、导官等署,炀帝增少卿为二员,置上林、太仓、钩盾、导官四署。唐朝因之,又辖诸监、屯监。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名司稼寺,咸亨元年 (670) 复旧。北宋初唯掌供应籍田、祭祀所需物品及常平仓,设判寺事二人,以两制或朝官以上充任,卿、少卿皆为寄禄官; 神宗熙宁三年(1070)废制置三司条例司,青苗、免役、农田水利、保甲等法悉由司农寺主持推行,并考核升黜诸路提举常平官,成为推行新法的重要机构,以判寺、同判寺掌寺事,又置干当公事官。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,原有职事归户部右曹,本寺掌仓廪、籍田、苑囿、漕运事务,供应官吏军兵禄食薪炭、牧监草料及宫廷所用粮、酒,哲宗元祐三年 (1088) 复置长贰官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 (1129) 罢归户部仓部司,绍兴四年(1134)复置。辽朝为南面官署。金朝改置“司农司”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(1283) 改名务农司为司农寺,掌农桑水利之事,设达鲁花赤一员,卿二员,丞一员。二十三年改名“大司农司”。


官署名。北齐始置,掌仓市薪米园池果实,其官有卿、少卿各一人。隋唐沿置。唐代司农寺,掌仓储委积,总上林、太仓、钩盾、官。四署及诸仓、司竹、诸汤、宫苑、盐池、诸屯等监,凡京都百司官吏禄禀、朝会,祭祀所需,皆供给。其官有卿一人,从三品;少卿二人,从四品上;丞六人,从六品上。宋代沿置,元废。见《通典·职官八·司农卿》、《续通典·职官八·司农卿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司农寺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巡视屯田御史

    官名。清代监察御史有专管巡视屯田事务的,称巡视屯田御史。凡监察御史,皆掌弹劾官吏,纠举不法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都察院》。

  • 监福曹

    官署名。北魏置,主管全国佛教事务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先是,立监福曹,又改为昭玄,备有官署,以断僧务。”

  • 察议

    见“议处”。

  • 大匠令史

    官名,即将作大匠属下之令史,汉置,掌上章表报书记等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樊丰等因乘舆在外,竞修第宅,震部掾离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,得丰等诈下诏书,具奏。”

  • 酒官

    官名,泛指管酒的官,汉置,掌制酒卖酒收酒税。也称酒榷官。见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。官名。晋置,《水经注·耒水》:“(桂阳郴县)县有渌水……注于耒,谓之程乡溪。郡置酒官,酝于山下,名曰程酒,献同酃也。”酃指

  • 廪市署令

    官名。隋司农寺有廪市署,置令及丞,掌仓库储藏和市场交易。所属有京市肆长四十人。唐代废廪市署,置诸市署令,属太府寺。

  • 礼部当月处

    清礼部内部机构。掌监用本部印信;收受在京各衙门文书,交司务厅送堂官画阅后分司办理;发送本部题本给内阁。设满汉司员各一人,由四司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、七品小京官轮值。

  • 侍书

    官名。南朝宋晋安王属下,北朝北齐太子均置,以善书者任。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定制:凡王子未出阁者置为官属,以现任官充任。明洪武十四年 (1381) 始置于翰林院,正九品,掌以六书供事,不常置

  • 斜谷监

    ①官署名。唐朝将作监所统采伐木材的机构,置监、副监、丞各一人,监作四人。②官名。唐朝将作监所统斜谷监长官,置一人,正七品下,掌本监采伐木材之事。官署名和官名。见“百工监”。

  • 平胡中郎将

    官名。南朝齐置。《南齐书·王玄载传》: “以玄载士望,板为徐州刺史、持节、监徐州豫州梁郡军事、宁朔将军、平胡中郎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