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乐

司乐

官名。①掌乐之官。西魏始置于春官府。北周沿置。武帝保定四年(564)改为“乐部”。参见“司乐中大夫”。明朝置,为太常寺之属官,额定二十人,从九品,掌祭祀、宴飨之舞乐”。多由乐舞生、乐户充任。清沿明制,顺治元年(1644)初设时亦隶太常寺,乾隆七年(1742)设乐部后,始为乐部神乐署之属官。定制为二十五人,正九品。掌郊庙、祭祀诸乐。又,明、清之教坊司及明之显陵供祀教坊司均设有左、右司乐,职掌同前。详“左司乐”、“右司乐”。②宫廷女官。隋高祖开皇二年(582) 置,为六司之一,三人,视勋品。炀帝置为二十四司之一,从六品,属尚仪局。掌宫内乐人习乐及诸乐陈布之仪。唐朝因置,升为正六品,二人。宋朝沿置,属尚书内省。金朝置四人,其制同唐。明朝亦为二十四司之一,属尚仪局。二人,正六品。掌音乐之事。


女官名。唐、明皆置,属尚仪局。掌音乐之事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宫官》、《明史·职官三·女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军部统计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置,掌海军统计事务。内部分设会计、统计两科。

  • 武旅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,与轻车将军等同班,代旧辅国将军; 大通三年(529)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四班。陈沿置,改为拟五品,比秩千石。如加为武旅大将军,则

  • 先登校尉

    官名。东汉末孙策置。韩当自别部司马迁此,授兵二千、骑五十匹,随从征伐。官名,东汉末年孙坚置,掌领兵征战。位低于将军高于司马、都尉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韩当传》:“韩当……为别部司马。及孙策东渡,从讨三郡,

  • 安远大将军

    官阶名。金朝置,为武散官从四品上,位在昭勇大将军下、定远大将军上。散官只有官阶,没有具体职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武散官名。金始置,秩从四品上。元沿置,升秩为从三品。

  • 瓦里

    管理奴隶的机构。始于契丹遥辇氏时期。于越释鲁遇害,其首恶家属没入瓦里。淳钦皇后时析出为著帐郎君,世宗下诏免之,其后凡内外戚属及世官之家,犯反逆等罪,复没入于此。各宫帐、部族皆有瓦里。官署名。辽置,掌管

  • 阿里哈达

    满语官名。意为“宰相”、“中堂”、“大学士”。

  • 蒙古理事官

    官名。清代热河都统衙门内原有理藩院所派司员、笔帖式,分在八沟、塔子沟、三座塔、乌兰哈达四处征税,乾隆四十四年(公元1779年)均改为蒙古理事官,仍隶属于热河都统。

  • 祭祀使

   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之一。至德二载(公元757年)太上皇李隆基思张九龄预见安禄山必反,遣中使至曲江祭之。

  • 中正殿管理王大臣

    官名。中正殿为清代内廷供佛处,设管理王大臣,无固定员额,下设员外郎,副内管领、笔帖式等。掌喇嘛诵经之事。

  • 兵案

    官署名。①北宋前期宣徽院所属机构。掌诸司使至内殿崇班等武臣及内侍供奉官、诸司工匠兵卒名籍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罢。②北宋前期三司所属机构。掌衙司军将、大将、四排岸司兵卒名籍,库务月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