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双头州郡

双头州郡

东晋南北朝时,二州二郡合治一地,合设一行政长官者称为双头州郡。《晋书·地理志一》说:“江左分梁为秦,又立氐池为北秦州。”故秦州又称南秦,与梁州合治南郑(今陕西省汉中县);又,西晋永嘉后侨置巴西郡,与梓潼郡同治涪县(今四川省绵阳市东),合称巴西梓潼二郡。北朝亦有双头郡,《魏书·地形志》载南疆颍楚二州所统有双头郡:颍州领郡二十,其中单郡仅两个,双头郡竟有九个,除东郡汝南一双头郡外,均为梁武帝所置而为北魏所沿置;楚州领郡十二,亦有两个双头郡。双头郡的太守,其衔称前连书两郡之名,如《宋书·刘道怜传》记“刘秉为前将军、淮南宣城二郡太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统计局副局长

    官名。清末责任内阁属官。宣统三年(1911)四月成立责任内阁,始置。一人,简任。职任辅佐局长管理司务,局长有事故时得代行其职。

  • 全营翼长

    即“总理全营事务翼长”。

  • 镇城

    官名。东魏置,负责地方上的军事事务。《周书·李棠传》:“时东魏又遣镇城奚寿兴典兵事,(刺史高)仲密但知民务而已。”南朝梁边境各戍亦置。见《北齐书·文宣纪》。

  • 秋曹

    刑部之别称。

  • 中都流泉务使

    官名,意即设在中都的国有当铺的掌柜。金朝置,正八品,掌评定典物成色价值、解典诸事及流通货币。佐官有副使一员,正九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》,参看“流泉务”条。

  • 军司马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军司马司次官,佐军司马中大夫掌兵事。其下设有军司马中士、军司马旅下士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律令师

    官名。东汉置。为司隶校尉及州部佐吏,主平法律。南朝宋亦置。官名,汉置,属司隶校尉,或诸州,掌评法律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·司隶校尉》。

  • 判大理寺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为大理寺长官,以朝官以上充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复以大理卿为大理寺长官,遂罢。官名。宋初大理寺卿与少卿都是寄禄官,置判寺事一人、兼少卿一人为正副长官,建隆二年(公元

  • 抽分场提领

    官名。元朝在商货经过的地方抽分场提领所(收税机关),每所设提领、同提领、副提领,负责抽(收)税工作。官名。元淮东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所属有柴墟东西口、海州新坝、北砂太仓、安河桃源、太湖东西口、时堡兴化、

  • 度支部承政厅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末度支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三人,正五品,奏补。承左、右丞之命,综理厅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