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单于

单于

匈奴的国君称单于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(二十四年)冬十月,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,于是分为南北匈奴。”《汉书·匈奴传》说:“单于姓挛鞮氏……置左右贤王,左右谷蠡,左右大将,左右大都尉,左右大当户,左右骨都侯。匈奴谓贤曰屠耆,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。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,大者万余骑,小者数千,凡二十四长,立号曰万骑。其大臣皆世官。呼衍氏、兰氏,其后有须卜氏,此三姓,其贵种也。诸左王将居东方,直上谷以东,接秽貉、朝鲜;右王将居西方,直上郡以西,接氐、羌;而单于庭直代、云中。各有分地,逐水草移徙。而左右贤王、左右谷蠡最大国,左右骨都侯辅政。诸二十四长,亦各自置千长、百长、什长、裨小王、相、都尉、当户、且渠之属。”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其大臣贵者左贤王,次左谷蠡王,次右贤王,次右谷蠡王,谓之四角;次左右日逐王,次左右温禺鞮王,次左右渐将王,是为六角:皆单于子弟,次第当为单于者也。异姓大臣左右骨都侯,次左右尸逐骨都侯,其余日逐、且渠、当户诸官号,各以权力优劣、部众多少为高下次第焉。单于姓虚连题。异姓有呼衍氏、须卜氏、丘林氏、兰氏四姓,为国中名族,常与单于婚姻。呼衍氏为左、兰氏、须卜氏为右,主断狱听讼,当决轻重,口白单于,无文书簿领焉。”


汉时匈奴对其君长的称谓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单于姓挛鞮氏,其国称之曰‘撑犂孤涂单于’。匈奴谓天为‘撑犂’,谓子为‘孤涂’,单于者,广大之貌也,言其象天单于然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殿前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即殿前司。

  • 加顶带

   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。清道光时,陈孚恩暂署山东巡抚,授刑部侍郎,回京面陈,以在署任不受公费,诏嘉之,特加头品顶带,紫禁城骑马,赐“清正良臣”匾额。

  • 特任外交专使

    官名。护国军政府军务院置,根据《军务院考实》第五编《职员录》记载,员额一人,在对内对外有特殊事故时,经抚军会议同意后派出,掌办交涉事务。其下并有特任外交副使二人。

  • 值年河道沟渠大臣

    官名。简称值年大臣。清朝工部值年河道沟渠处之管理大臣。乾隆十七年 (1752)设,四人,每年由部奏请钦派本部堂官一人,奉宸苑、颐和园、步军统领衙门堂官各一人,岁终更代。掌理京师内外沟渠之事。光绪三十二

  • 鹰房

    即“鹰坊”。

  • 射人师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射人的官长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 “扶君,卜 (仆) 人师扶右,射人师扶左。”

  • 豫王

    爵位名。太平天国前期诸王之一。豫王胡以晄初为丞相,后升护国侯,改封护天侯,又升豫王,称千岁,官阶为四等,辅佐天王处理军政诸务。系衔为露师豫王,对外行文则冠以“真天命太平天国”七字。其办事机关称豫王府。

  • 步军都指挥使

    官名。即“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”。

  • 右翼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品秩同左翼。世祖至元十八年(公元1281年)以蒙古侍卫总管府之例建为指挥使司, 大德七年(公元1303年)奏改为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。后定置都指挥使三人,副都指挥使、佥事、经历、知

  • 四捷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,统领四捷军。置详稳、都指挥使、都监等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