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北庭

北庭

1、泛指北匈奴居住的地方。北庭的原义是北匈奴的朝庭,后转为对北匈奴居住地的泛称。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会南匈奴掩破北庭,固至私渠海,闻虏中乱,引还。”

2、唐朝六都护府之一。长安二年始置,辖盐池等十六府州。见《旧唐书·地理志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警正

    警官名。北洋政府设于京师警察厅,员额三十九人,凡荐任警职均以警正充任,其地位在警佐之上。

  • 总统府第六局

    国民党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。掌理本府庶务出纳、来宾登记、交际、交通、卫生、医药等事项。置中将或简任局长一人,少将或简任副局长一人,上校或荐任科长七人,科员十五至三十七人,书记官十至十五人,事务员十五至

  • 起运科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属漕运司。掌兵、刑、工三部案牍。设司吏管领科事。参见“漕运司”。

  • 定夺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刑部置,掌诉雪除落过名。

  • 北河总河

    见“直隶河道总督”。

  • 掌察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掌察下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勋侍

    官名。即勋卫,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改,隶鹰扬府,唐朝复名勋卫。

  • 典宗亲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晚期设置。《幼主封杨庆善等爵诏》有“并诏升封正副典宗亲,职同又副掌率。”其职掌无明确记载。太平天国晚期对癸好三年(公元1853年)以前参加起义的勋旧一律称之为开朝王宗,所以典宗亲可能是掌

  • 判祠部司

    官名。宋初置,见“祠部司”。

  • 有熊氏

    黄帝的另一称号。见“黄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