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副使

副使

官名。为各种正使的副职。始见于秦、汉。北魏时置为皇帝所派使者的副手。自后凡有正使多并置,如唐、宋、辽、金之节度使、观察使、团练使、防御使、节度使兼安抚使以及支度、营田、招讨、经略使、指挥使、安抚使、宣尉使、宣抚使等均置。唐朝各州诸军,刺史领使五千人以上置,万人以上有营田副使一人。明朝户部、礼部、工部、光禄寺、太医院、顺天府、应天府诸王府长史司、各布政使司、都转运盐使司、盐课提举司所属各局、库、仓、所、院、司、分司、关及茶马司、税课司、各府州县仓、织染杂造局、批验所、递运所、冶铁所等均置,位大使下,秩九品、从九品或不入流。按察使司所置为正四品,与佥事分司诸道。都转运盐使司正使下设,为从五品,与同知、判官分司盐务。明朝派往少数民族地区或外国的使节中亦多置副使,以他官兼领。宦官所设副使为从五品。清沿明制。并于通政司设,正四品。清末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军咨处亦置为副职。以正参领一人充任。宣统元年(1909)于军咨处设总务厅,废正、副使,改置军咨使。参见有关各条。


官名。1、唐代节度、观察、团练、防御等使都有副使,为正使的属官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》。

2、历代派遣到外国的使臣,多设副使,为正使的助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见习

    海关征税部内班华员,其地位次于帮办。见“征税部”。

  • 海关

    税关名。清康熙二十四年(公元1685年)开放海禁,设江、浙、闽、粤四海关。鸦片战争以后,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夺取了中国关税自主权,海关行政管理权和关税收支权等,使海关长期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种工

  • 御侮

    官名。新莽太子四友之一。始建国三年(后11)置,秩以大夫,以中郎将廉丹任之。官名,王莽置,为太子四友之一,中郎将廉丹曾任此官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。

  • 甄用监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三品,掌供须、文成、藏珍三库,供内府段匹宝货,隶徽政院、储政院。设于武宗至大元年(1308)。置卿三员,太监、少监、丞各二员。英宗至治三年(1328)罢。官署名。元至大元年(公元1

  • 三河乌古部都详稳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负责管理三河乌古部等部族军政事务,辽太祖天显七年(932),授耶律朔古为之。

  • 古伦额驸

    即“固伦额驸”。

  • 曾臣

    春秋时期诸侯对神的自称。天子对神称臣,诸侯为天子之臣,对神则称曾臣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 “晋侯伐齐, 将济河”, “而祷曰: ‘节环㤑恃其险,负其众庶,弃妇背盟,陵虐神主。曾臣彪将率

  • 都理欠司

    即“三司都理欠司”。

  • 国会全院委员会

    (1)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与北洋政府初期的临时参议院所设委员会之一,由全体参议员组成。(2)北洋政府时期国会参众两院内部各委员会之一。全院委员会分别由参议院与众议院全体议员组成,开会时由议员互选委员长与

  • 开拆官

    吏职名。南宋临安府所属开拆司置,有正开拆官、副开拆官、下名开拆官,分管开拆司有关事务。参见“开拆司”。流外官名。宋于三司、开封府各置开拆官,诸州称开拆司,均掌收发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