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军师

军师

官名。①西周至春秋已置,为军中高级参谋幕僚之职。《吕氏春秋·贵因》: “天雨,日夜不休,武王疾行不辍。军师皆谏曰: ‘卒病,请休之。’”汉朝如刘秀、隗嚣军中皆设,非常制。东汉末曹操置为丞相府高级幕僚,有中、前、后、左、右军师及军师祭酒等名目,分掌军国选举、刑狱法制、军务等,遂定置,地位在长史之上。三国皆置。魏大司马、大将军、三公、诸征镇将军等府皆置,主管军务,五品。蜀亦属丞相府,有军师祭酒,中、前、后军师等名目,典掌军政,兼负监军之任,位在监军之上。魏延曾以征西大将军兼前军师。吴有军师、副军师、左右军师,不隶相府,地位甚高,或以丞相、左右大司马兼任。西晋避司马师讳,改名“军司”,诸军府皆置,职掌监军。②太平天国总理军政之官。位次于天王,职权极重,实际负责天国军政之管理。初分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四员,以杨秀清、萧朝贵、冯云山、韦昌辉为之。1851年永安封王后,各王仍保留军师原衔。石达开出走后,洪秀全曾自任军师,总理朝政。1859年洪仁玕以精忠军师辅政。后期成为荣誉职衔,石达开、李秀成、陈玉成等皆得封此,比王爵为重。


官名。1、掌军国选举、刑狱、监督等(见《通典·职官十一·监军》)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明诏军师,爱士大夫。”。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:“二十二年夏六月,丞相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。”

2、职如谋士,参议军谋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嚣既立,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,以为军师。”又《后汉书·邓禹传》:“于是以韩歆为军师,李文、李春、程虑为祭酒。”

3、总理军政的官,太平天国置。据《天命诏旨书》记载辛开元年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,萧朝贵为右弼正军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事务员长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设于法律编查会与修订法律馆,主管内部事务。

  • 平漠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五品上。武官名。北魏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从五品上。

  • 盐场巡检

    官名。清代都转运盐司所属有巡检司五,各设巡检一人,秩从九品,计直隶一人,山西、江苏各二人。掌巡察各盐场。

  • 推升

    任官制度。明朝凡未满考之官升任官职,由廷臣公推,再经皇帝决定任命。因所升任官职不同,又分部推、会推等。清朝官吏论俸序升迁亦称推升。凡推升官员,掣签得缺后,具题开缺,由该管官出具考语,办清经办事务,赴部

  • 帮办税务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末税务处之副长官。详“督办税务太臣”。官名。清末置,协助督办大臣、会办大臣,掌理税务处工作。见“税务处”。

  • 鼓吹局

    官署名。宋太常寺所属,以鼓吹令及丞为正副主官,掌音乐鼓吹,即前代鼓吹署之职。崇宁后改为大晟府鼓吹案。

  • 九牧监

    官名,也是官署名,唐置,为太子属官,掌养牛马,以供皇太子之用。其官有丞二人,正八品上。录事一人,从九品下。还有府三人,史六人。初,有监、副监、丞、主簿、典事、掌固等,后省去监、副监等官。见《新唐书·百

  • 延庆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南面官,亦称“延庆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”。掌延庆宫汉人军民之政。置都部署、副部署、同知等职。

  • 冲冠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 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的四班,与伏波将军同班,大通三年 (529)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八班。陈定为拟八品,比秩六百石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四

  • 北护卫司徒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北护卫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