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仓

内仓

官署名。清朝户部所属办事机构。顺治十年(1651)改内官监仓设。以监督为主官。下设经承等吏员。贮藏岁入漕、白二粮,供给蒙古王公、喇嘛、来京蒙古人员、觉罗学教习、太监、匠役等人粮米,以及祭祀造酒用米及工部马豆等项。光绪三十二年1906)裁。


清代户部内部机构。清初沿明制设“内官监仓”,顺治十年(公元1653年)改为“内仓”。掌储米豆,供驻京蒙古王公、喇嘛、蒙古和盛京来京宗学、觉罗学教习、太监、匠役的口粮、顺天府廪粮,文武会试供应粮米;光禄寺、陵寝衙门等造酒糯米,内务府祭祀用粮与工部马豆等。设内仓监督二人,由户部满司员内轮派,二年更换一次。另外额设经承一人,掌内仓出纳之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军政局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设置,见“军政司”。

  • 左屯卫

    ①东宫宿卫武官。北周置,杨炯《唐上骑都督高君神道碑》: “曾祖冲,北齐鹰扬郎将,周左屯卫、清宫别将。”②禁卫军指挥机构。隋朝为十二卫之一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左领军府置,设大将军一员、将军二员,总

  • 掌囚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掌囚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门亭长

    1、官名,京城雒阳十二城门的门亭长,属城门校尉,掌守卫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(雒阳)凡十二门。”注:“十二城门,门一亭。”2、州郡府门的门亭长,掌通报、纠察等。下属有门吏、门卒。后世州郡多沿置。《后

  • 留缺

    清代任用官员方式之一。外官本属吏、兵两部铨选,改由督抚就候补人员中任用者称为留缺。

  • 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

    即“噶布什贤喇依昂邦”。

  • 金吾右卫指挥使

    武官名。明洪武三十五年(公元1402年)以燕山右护卫改为金吾右卫,掌守卫皇城西面及巡警京城各门。以指挥使为主官, 下辖千户所。

  • 内三院大学士

    官名。清朝内三院之长官。崇德元年(1636)五月仿明制设。内国史院、内弘文院各一人,内秘书院二人。分掌各院事。是为清置大学士之始。入关后,各院分置满、汉大学士。顺治二年(1645),翰林院并入内三院,

  • 大宪副

    明朝按察副使之别称。

  • 文学馆

    官署名。唐高祖武德四年 (621) 秦王府置于宫城之西,以待四方之士; 入馆者,时人谓之登瀛洲; 秦王府僚属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