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六察

六察

①谓唐、宋监察御史分察百官之六事: 其一,察官人善恶; 其二,察户口流散,籍帐隐没,赋役不均; 其三,察农桑不勤,仓库减耗; 其四,察妖猾盗贼,不事生业,为私蠹害; 其五,察德行孝悌,茂才异等,藏器晦迹,应时用者; 其六,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,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。②唐、宋以监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部,唐朝号六察官,北宋真宗咸平(998—1003)中初置吏察、兵察、户察、刑察、礼察、工察,神宗元丰三年 (1080) 令监察御史专领之,小事则举正,大事则纠劾,置籍记其所察之多寡、当否,岁终条具殿最,以行黜陟。③监察御史别称。朱熹《朱文公集》卷二八《与李诚父书》:“兹闻荣被亲擢,进居六察之联,深以为慰。”


唐代监察御史察百官的六方面内容。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监察御史》:“监察御史十五人,正八品下。掌分察百寮、巡按州县,狱讼、军戎、祭祀、营作、太府出纳皆莅焉;知朝堂左右相厢及百司纲目。凡十道巡按,以判官二人为左,务繁则有支使。其一,察官人 善恶,其二,察户口流散,籍帐隐没,赋役不均,其三,察农桑不勤,仓库减耗;其四,察妖猾盗赋,不事生业,为私蠹害;其五,察德行孝悌,茂才异等,藏器晦迹,应时用者;其六,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,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对拜

    官场用语。唐、宋贡举考试的一种仪式。凡试进士日,于考场厅前设香案,知贡举官等照规定仪式而拜,举人答拜,然后下帘幕,出示试题,进行考试。

  • 西掌客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西掌客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太皞

    太皞部落的首领称号。传说中的太皞,号伏羲氏,比炎帝晚些,其时已进入父系社会,其部落活动在今河南淮阳县附近,大概他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的祖先。传说他因为有“龙马负图出于河”(见张晏《汉书·百官表》注)的

  • 千夫

    爵名。汉武帝所置武功爵第七级。时以军国用不足,故置武功爵,令民得以钱谷买之,其高爵得补吏、免役。千夫比二十等爵第九级五大夫,至此以上,可享受免役优待。爵名,汉武帝置,为武功爵十一级中的第七级,相当于秦

  • 板行参军

    官名。晋代行参军由本府板除,故又称板行参军,其下又有长兼行参军。《宋书·百官志上》说:“晋末以来,参军事、行参军又各有除板。板行参军下则长兼行参军。”

  • 右车郎

    官名,汉置,属右车将,掌车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郎中令》。参看“右车将”条。

  • 洞冶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世祖至元四年(1267)正月,在西京、济南等路立洞冶总管府,掌管金、铁冶等事宜。七年六月,罢各路洞冶总管府,以各路转运司兼管洞冶课程等务。

  • 殿前都点检

    官名。五代后周殿前司长官。因其兵精强,赵匡胤以此职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。北宋初以其军权颇重,仅存其名,后不复置,而以殿前都指挥使为殿前司最高统兵官。辽朝殿前都点检司置为长官。金熙宗天眷元年(1138)

  • 金龟

    金印龟纽的省称。此言金印的纽为龟形。这种金质龟形纽的印,为汉朝丞相、大将军、太子及列侯所佩带的印。唐朝为三品以上的官员所佩带,以防召令有诈。见《汉旧仪》、《文献通考·王礼·百官佩鱼》。

  • 哈思呼额尔吉阿思罕尼拜察喇昂邦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左副都御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