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公主

公主

帝王之女称号。周朝天子之女称王姬,战国以后,国君之女即称公主。历代沿之。一说天子之女下嫁时,天子不自主婚,而使三公主之,故称公主。汉朝规定,皇帝之女称公主,皇帝姊妹称长公主,皇帝之姑称大长公主。其封地称汤沐邑,有公主家令等官属以掌诸项事务。历朝沿其制。清代依嫡庶分封为固伦公主、和硕公主。详见各条。


汉朝制度,皇帝的姐妹封“长公主”,封地为县,地位同诸王。皇帝的女儿封公主,封地为县,故称县公主,地位同列侯;但也有个别尊崇的,如舞阳公主,加号为“长公主”,地位同诸王。诸王的女儿也称公主,封地为乡或亭,故王女有乡公主和亭公主之分,其地位同乡、亭侯;但也有个别的,如肃宗封东平宪王苍和琅邪孝王京的女儿为县公主。帝女封公主的其子承袭母封为列侯,皆传国于后代。王女封乡、亭公主的,则不传国于后代(见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)。其后多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令

    官名。西夏置。意为“大王”。西夏党项语“宁”即王,“令”即大。景宗显道元年(1032),元昊立官制,以此为蕃官名称之一。

  • 革职责问

   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。清制,对贪酷的官吏削去其职务并加以责问,称为革职责问。

  • 丞尉

    战国秦国县丞和县尉的合称。官名合称,即丞和尉。丞指郡丞和县丞,为郡、县的副长官,助郡守、县令掌理政务;尉指郡尉和县尉,其位次于丞,掌兵事及治安。贾谊《新书·宗首》:“彼自丞尉以上,遍置其私人。”

  • 南面边防官

    辽朝职官类名。属南面官,大多设于与宋交界处,为防宋而设。如易州飞狐招安使司、兵马司、招抚司,西南面招安使司,五州都总管府,山后五州都管司,五州制置使司,三州处置使司,霸州处置使司等。

  • 粮料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前期三司置,属度支部,掌诸军粮料,诸州刍粟给受,诸军校口食,御河漕运及商人飞钱等事,以本部都孔目官以下掌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废,以其事归户部。

  • 右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。秩正三品。英宗至治二年(1322)二月,由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分立。置达鲁花赤一员,都指挥使二员,副都指挥使二员,佥事二员。下辖十八行军千户所,二屯田千户所。置司、营地点同左钦察

  • 左右中典牧都尉

    官名。详见“左右中牧官都尉”。

  • 材官吏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隶尚书省起部材官将军。《宋书·符瑞志下》: 元嘉二十五年 (448)“五月丁丑,白雀二见京都,材官吏黄公欢、军人丁田夫各获以献。”

  • 大农寺卿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大农寺长官。

  • 东川统军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统军机构,世祖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