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儒林祭酒

儒林祭酒

官名。晋怀帝永嘉(307—313)中江州置,掌讲授儒经。十六国前凉、南朝宋豫章王、梁湘东王俱设。宋位比州治中从事。


州学官名。晋永嘉中,华轶为江州刺史,置儒林祭酒,掌州学之事,以军咨祭酒杜夷才学精博,道行优备,遂补其职。事见《晋书·华轶传》。晋征西将军庾亮在武昌亦置儒林祭酒,起立讲舍,参佐大将子弟悉令入学,特别提高学官地位,使“班同三署”。事见《宋书·礼志一》。南朝宋大明七年(公元463年)立左学,招生徒,置儒林祭酒一人,位比治中,其下设文学祭酒一人,劝学从事二人。南齐时荆州南蛮园立学,置儒林参军,亦称儒林祭酒。又《梁书·儒林·贺瑒传》载:子革,武帝时“出为西中郎湘东王咨议参军,带江陵令。王初于府置学,以革领儒林祭酒,讲《三礼》,荆楚衣冠听者甚众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正刺

    宋朝正任刺史简称。

  • 典镌刻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刊刻诏旨及书籍,员额四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若卢郎中

    官名,西汉置二十人,属少府,掌若卢狱中的库藏兵器和弩射。参看“若卢”条。

  • 人爵

    即官位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仁义忠信,乐善不倦,此天爵也; 公卿大夫,此人爵也。”

  • 河西行御史台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。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由畏兀儿提刑按察司升立,设官、职掌与御史台略同。置台永昌路(今甘肃永昌),监治河西地区和畏兀儿地区。二十年,省罢。

  • 城门吏

    官名。清朝八旗步军营所属掌管京师城门之职官。康熙十三年 (1674) 设。初名“城门校”,后改称“城门吏”。正七品,掌司门禁,稽察出入之事。额设满洲十八人,守内九门,每门二人; 汉军七人,守外七门,每

  • 却胡都尉

    官名。汉朝时西域龟兹等国置,员一人。官名,汉时西域龟兹国有此官,主要负责抵御匈奴的入侵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·龟兹国》,参看“却胡君”条。

  • 士子

    出仕做官的士大夫。《诗经·小雅 ·北山》:“偕偕士子,朝夕从事。”毛亨传: “士子,有王事者也。”士大夫。《宋书·恩倖传论》:“士子居朝,咸有职业。”

  • 官员任用类别之一。充即充当,是近于一种特派式的任用。唐自开元以后此种任用多见于史。如开元三年(公元715年)以光禄寺卿马怀素与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并充侍读;开元二十二年(公元735年)遣张九龄充河南开稻田

  • 历事

    即“拨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