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录司正印
官名。清朝僧录司主官。天聪六年(1632)设,一人,由僧官带原品衔充任。掌天下释教之事。道光二十四年 (1844) 定制,兼善世等衔。
官名。清朝僧录司主官。天聪六年(1632)设,一人,由僧官带原品衔充任。掌天下释教之事。道光二十四年 (1844) 定制,兼善世等衔。
清朝对土官中低级武职之统称。亦有指高级武职者,则带有贬意。
官府文书名。北宋徽宗时,门下省属吏懒惰不虔,凡命令之出于门下者,皆事先将各长官官衔书于公文之上,遇事只须长官署名及填写事由,称为空黄。
过继他人为子,后因继父生有亲子而愿回原家族者,称归宗。清制。凡官员归宗,需由本籍地方官取具宗图册结及亲族甘结,报吏部准行。吏员出身者不准归宗。
“子都将”的省称。
官名。唐于集贤院置留院官,以学士充任,由皇帝以特别敕令任命之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考选委员会的长官。见“考选委员会”。
海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中校,掌理海军造舰事务。
官名。见“详刑寺”。
官名。《考工记》有裘氏,其职掌阙载。北周置裘工中士,正二命;裘工下士,正一命。属冬官府司皮下大夫。
官名。唐肃宗乾元三年(760)司天台置一员,正六品上,为夏官正副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