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侍郎

侍郎

官名。①皇帝侍从官。西汉武帝以后置,为郎官之一,隶光禄勋,宿卫宫禁,侍奉皇帝。亦供尚书、黄门等官署差遣。东汉五官、左、右中郎将署皆置,名义上备宿卫,实为后备官员。秩比四百石。魏、晋省。北魏初亦置于禁中,掌侍卫,隶属不详。②尚书台 (省) 郎曹长官。西汉武帝以后或以侍郎供尚书署差遣,东汉设为固定官职,尚书台六曹各置六员,分隶列曹尚书。初入台称郎 (郎中),任职满三年(一说满一年) 者始得称此。亦统称为“尚书郎”。魏晋南北朝资深勤能之尚书郎得转侍郎,参见“尚书郎”。③六部次官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始于尚书省吏、民、礼、兵、刑、工诸部置,正四品。唐朝因之,改民部为户部,吏部正四品上,诸部正四品下。历朝沿置。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名少常伯,咸亨元年 (670)复旧。中唐以后,六部尚书多为外官带职,部务实由侍郎主持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成为职事官,从三品。辽朝为南面朝官,无实际职掌。西夏、金皆置,金正四品。元朝罢尚书省,改隶中书省,正四品。明初因之,后罢中书省,与尚书并为六部堂官,直隶皇帝,权任更重,分置左、右,正三品。清初六部、理藩院次官称参政,顺治元年 (1644) 复改此名,左、右侍郎各有满、汉员,初定满、汉军员正二品,汉员正三品,顺治十六年改皆正三品,康熙六年 (1677) 复旧制,九年复改皆正三品,雍正八年 (1730) 皆升正二品。清末新设各部亦置。宣统三年 (1911)改名副大臣。详见各条。④“黄门侍郎”、“中书侍郎”、“散骑侍郎”等官的省称。⑤汉朝置为诸侯王国属官,掌侍从左右,隶郎中令。魏晋南北朝亦置,掌赞相威仪,通传教令。魏、西晋王、公、侯等国皆置,八品,位在典书令下。东晋改在常侍下,侯国以下不置。南朝或分置左、右,宋八品,梁一班至流外二班不等,陈九品至流外不等。北魏、北齐略同,九品至流外不等。隋初因之,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国多置,自视正九品至流外不等。炀帝废伯、子、男,改国官为府官。唐朝王府置四员,与师(傅)、常侍皆掌表启书疏、赞相礼仪,玄宗开元 (713—741) 中废。⑥十六国西秦高级执政官员,置中、左、右各一员。参见 “中侍郎”。⑦ 麴氏高昌国官名。位次八部司马,在校书郎上。与司马相监检校诸城,名为城令。⑧唐高宗时置”兰台侍郎”,为秘书少监改称。参见“秘书少监”。⑨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(908) 改尚书左、右丞为左、右司侍郎,后唐庄宗同光元年(923)复旧。参见“尚书左丞”。


官名。秦汉时郎中令的属官有侍郎,掌侍从,为宫廷近侍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郎中令》。东汉尚书令的属官有侍郎,掌起草文书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尚书令》。魏晋尚书的属官皆有侍郎,还有散骑侍郎,与侍中、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。其后各朝多相沿。隋唐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都有侍郎,为其长官的副职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、二》,参看《隋书·百官下》。其后历代多相沿。明代侍郎分左右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一》。清沿明制,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女检点

    女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见“女正职官”。

  • 员外司马督

    侍从武官名。初指定员以外添授的司马督,后成为正式官称,亦有员额。南朝梁隶左、右卫将军及太子左、右卫率,流外四班。陈沿置。北魏从九品下。北齐员一百人,隶左、右卫府,从九品。多以寒门之人为之。隋初沿北齐置

  • 俸银禄米制

    清代的俸给制度。其制是银米兼支。米视俸而定,每银一两并给米一斛,银有零头者以米之升合准之。在外文官俸银与京官同,不给禄米。正俸之外,按职务等级另给银钱,称为养廉银。文职养廉银始于雍正三年(公元1725

  • 从掾位

    散吏名。东汉郡府置,见《隶释》五《巴郡太守张纳碑》,其地位相当于掾,无具体职务。晋代犹有设置,《隶续》二一所载《南乡太守司马整碑阴》有从掾位五十七人。县散吏亦有从掾位,《隶释》五《酸枣令刘熊碑》有从掾

  • 建义大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为将军名号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“ (以) 偏将军朱祐为建义大将军。”十六国后燕亦置。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 “以翟斌为建义大将军,封河南王。”杂号将军名,东汉置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

  • 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司

   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名。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设广东按察司,二十年,定名为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司。置司广州路,监治广州、韶州、惠州、南雄、潮州、肇庆等路。二十六年,移司于韶州路(今广东韶关)。二十八年,

  • 典铁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制造兵器、铁器。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卫候

    官名。汉置,属卫尉,为诸屯军官,领兵屯守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卫尉》。官名。西汉卫尉的属官中有卫候、卫司马二十二人。卫候见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:“前将军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。”其职掌当与

  • 狡士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置。掌理王宫犬政。又有“宫”与“外”之区别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:“可(何)谓‘宫狡士’、‘外狡士’? 皆主王犬者殹(也)。”

  • 宫内御作女尚书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后宫女职。《魏故宫御作女尚书冯女郎之志》:“十五蒙授宫内御作女尚书,干涉王务,贞廉两存,称莅女功,名烈俱备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三二)参见“女尚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