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使相

使相

唐朝后期,宰相常兼节度使,节度使亦常加宰相衔,皆称使相。五代时,节度使多带宰相衔,但不预朝廷政事。宋初,凡亲王、枢密使、节度使兼侍中、中书令、同平章事者均称之,实与宰相之职无关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开府仪同三司,仍别称使相。


唐代后期,凡加同平章事衔的节度使,皆称使相。这是将加相名。宋代以亲王、留守、节度使等官衔加给事中、中书令、同平章事,也称使相,但不干预政事,这是相加将名。清代也用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。参看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八》、宋代朱彧《萍州可谈一》、叶梦得《石林燕语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右小武伯上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武伯中大夫”。

  • 油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色下大夫油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神乐署左署丞

    官名。清朝乐部神乐署之副长官。佐署正掌署事。乾隆十九年(1754)改神乐所左、右知观设,左、右各一人,汉员,从八品。

  • 内行给事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皇帝左右的亲信官员。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二八一《韩震墓志阴》:“(韩震)母东燕俟文氏,内行给事侯文成女。”参见“给事”。

  • 中药藏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东宫中药藏局长官。流外三品蕴位。

  • 辞标文苑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文类科目。垂拱四年(公元688年)诏举,房晋等三人及第。

  • 左右射声倅长下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射声率下士”。

  • 司膳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膳部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,玄宗天宝十一载 (752) 改,肃宗至德二载 (757) 复名膳部员外郎。

  • 哈番

    满语。意为“官”。

  • 论茞

    官名。吐蕃官,即大相,置一人,亦号大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