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佐命臣

佐命臣

即开国之君的辅弼大臣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齐王芳传》:“冬十一月,祫祭太祖庙,始祀前所论佐命臣二十一人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走卿

    司农卿别称。洪迈《容斋四笔》卷一五《官称别名》: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”,“司农(卿)为走卿”。对司农的戏称。司农掌仓庾,须奔走四方去检查,故称走卿。宋人王得臣《尘史下·谐谑》:“七寺闲剧不同,大府为

  • 夷离堇

    官名。辽置,初为契丹军事首领,始置于遥辇时期,由本部望族中世选,以领兵作战为其主要职责。其后权力逐渐增大,成为部族的政治、军事首领,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位前即曾为迭刺部夷离堇。辽建国后,夷离堇由朝廷从本部

  • 商祝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掌祝祷之事而熟悉商朝礼法的官吏。《仪礼·士丧礼》: “商祝袭祭服褖衣次”。郑玄注: “商祝,祝习商礼者。”

  • 延福宫使

    官名。宋仁宗明道元年(1032)置,为内侍、武臣阶官。哲宗元祐(1086—1093)中,定为从五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、内侍阶官名,改正侍大夫。班官名。宋明道元年(公元1032年)置,为

  • 坐选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月选班秩之一。凡外官缺出,依例坐补原缺。外官病痊起用,终养事毕开复者及霉烂仓谷、亏空钱粮全完开复者,亲老告近改选者,俱坐补原选之缺。其原缺系月选之缺,在部候补;原系调之缺,赴该省

  • 权幸

    有权势而又被国君宠信的官员。《后汉书·陈球传》:“(李咸)累经州郡,以廉干知名;在朝清忠,权幸惮之。”

  • 官制用语。初指兼领、暂代,即已有本官本职,又暂行他官他职,而不居其位,不任其官。魏晋南北朝多为暂摄之意,常有以卑官领高职、以白衣领某职者。唐、五代以亲王、宰相为京兆、河南牧、大都督、大都护、节度使者谓

  • 义部郎中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官,左六司义部属官,位卿之下。

  • ① 以下级拟上级。《公羊传·隆公五年》: “讥始僭诸公也。”何休注: “僭,齐也。下仿上之辞”。②以下级犯上级。《谷梁传·隆公五年》: “始僭乐矣。”范宁注: “下犯上谓之僭。”

  • 斋长

    学官名。宋朝国子学及各类学校都分斋教学,每斋约三十人,设斋长一人,负责表率本斋学生,凡违规矩者,依斋规五等罚纠之,并每月考斋生行艺,记著于籍。宋学校职事名。宋代各类学校都分斋教学,每斋学生约三十人,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