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京试

京试

太平天国科举制度中的中央级考试。癸好三年(公元1853年)太平天国实行科举考试,分为县试、省试、京试三种和文武两科。京试每年举行四次,分别在天王与东、北、翼三王的生日举行,称为天试、东试、北试与翼试。自丙辰六年(公元1856年)杨韦事变以后,东、北、翼三试停开。京试取中者分为三甲,元甲三人,分别称状元、榜眼、探花; 二甲无固定员额, 称为翰林;三甲亦无固定名额,称为进士。己未九年(公元1859年)改文科进士为达士,翰林为国士;改武科进士为壮士,翰林为威士。辛酉十一年(公元1861年)颁布《钦定士阶条例》改科举考试为乡试、县试、郡试、省试、天试五级,每三年举行一次。定甲子十四年(公元1864年)起照新条例办理。新制实际上未及实行。参见“省试(2)”、“县试(2)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尚食典御

    官名。隋朝内侍省内尚食局长官,置二员,正六品; 以宦官充任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

  • 蕃镇统管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,见“统管”。

  • 太子少傅丞

    官名。太子少傅属官,两晋、南朝皆置。晋、宋七品,梁五班,陈七品、六百石。

  • 提举修日历所

    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三年(1133)置,以宰相充任,总领修日历之事。

  • 乡公主

    诸王的女儿封乡公主或亭公主,仪服同乡亭侯,视中二千石。见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》。

  • 织室丞

    官名。成帝河平元年(前28)更名西织为织室,置丞,为织室令副贰,属少府,主作郊庙文绣之服。东汉因之,名义上属少府。官名,汉置,为织室令之副,佐令掌织染皇室所用丝帛及做郊庙文绣衣服。西汉设令丞,东汉省令

  • 国防部财务局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直属于参谋总长,掌管国防经费的领取、发放、保管等业务。设局长一人,中将级;副局长一人,少将级。局内分设三处,处下设科。处长、副处长均为少将或上校级,科长为上校级。

  • 司鼎俎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属官,负责将在镬中烹制好的食物盛到鼎俎中以供御。下设司鼎镬下士以佐之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清商署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清商署令之副,与令共掌清商乐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太常卿》。官名。见“太乐令丞”。

  • 审计处总办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审计处的长官。见“审计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