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唐置,属御史台台院。由侍御史一人充任,主管东都留台事务。
周朝天子册封诸侯大臣时颁发的作为瑞信的玉圭。分公、侯、伯三等。《周礼·冬官 ·考工记 ·玉人》:“命圭九寸,谓之桓圭,公守之;命圭七寸,谓之信圭,侯守之; 命圭七寸,谓之躬圭,伯守之。”
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,秩正三品。其副职为副卫尉,秩从四品。
官署名。宋朝太常寺置,掌太医之事。
服饰名。清朝官员所戴花翎之一。即孔雀羽尾端为三眼者。依例贵族中之贝子戴之。乾隆(1736—1795) 中曾特赐郡王、亲王、以为美饰,其后沿以为例。并议及亲王戴五眼花翎,郡王戴四眼花翎,未得实行。
即“必阇赤”。
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。贞元四年(公元788年)诏举,张浩及第。
武官名。明置,见“四卫营”。
即“三司受事司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为管理奚六部的最高官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