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二十七最

二十七最

唐代考课之制,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与职责,对官员的才干和工作成绩提出了不同的原则要求二十七项,合称二十七最。其具体内容为:一、献可替否, 为近侍之最(此条适用于两省官);二、铨衡人物,擢尽良才,为选司之最(此条适用于吏兵二部司铨选之官);三、扬情激法,褒贬必当,为考校之最(此条适用于考功官员);四、礼制仪式,动合经典,为礼官之最(此条适用于太常寺官员和鸿胪寺部分官员);五、音律克谐,不失节奏,为乐官之最(此条适用于太常寺掌乐律之官);六、决断不滞,与夺合理,为判事之最(此条适用于九寺五监之丞); 七、部统有方,警守无失,为宿卫之最;八、兵士调习,戎装充备,为督领之最;九、推鞫得情,处断平允,为法官之最;十、雠校精审,明于刊定,为校正之最;十一、承旨敷奏,吐纳明敏,为宣纳之最(此条适用于两省部分官员);十二、训导有方,生徒充业,为学官之最;十三、赏罚严明,攻战必胜,为将帅之最;十四、礼义兴行,肃清所部,为政教之最(此条适用于刺吏、县令);十五、详录典正,辞理兼举,为文史之最;十六、访察精审,弹举必当,为纠正之最;十七、明于勘覆,稽失无隐,为勾检之最(此条适用于录事参军、尚书左右丞、主簿等);十八、职事修理,供承强济,为监掌之最;十九、功课皆充,丁匠无怨,为役使之最;二十、耕耨以时,收获成课,为屯官之最。二十一、谨于盖藏,明于出纳,为仓库之最;二十二、推步盈虚,究理精密,为历官之最;二十三、占候医卜,效验居多,为方术之最;二十四、讥察有方,行旅无壅,为关津之最;二十五、市廛不扰,奸滥不作,为市司之最;二十六、牧养肥硕,蕃息孳多,为牧官之最;二十七、边境肃清,城隍修理,为镇防之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文馆狱

    监狱名。宋代元丰、绍圣间,蔡确、章惇、蔡卞相继在同文馆审讯元祐旧党官员,并设狱以拘禁之,称为同文馆狱。

  • 振威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为杂号将军,统兵出征。三国魏、吴沿之,魏许定任职时,曾都督徼道虎贲。魏、晋皆四品。十六国前赵、后凉、北凉亦置。南朝宋列为五威将军之一,四品。北魏刘尼任职时典禁兵宿卫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

  • 坐司官

    武官名。明初三千营下分五司,各置坐司官一人,掌理本司事务。又神机营每军(哨、掖)之下各分四司,亦各置坐司官一人,掌理本司事务。

  • 三旗包衣前锋营

    简称“包衣前锋营”,旧名“解马营”。清朝内务府中负责演习马上技艺之军事组织。乾隆十三年 (1748) 置。每旗设委署前锋参领二人,前锋校二人,委署前锋校二人,蓝翎长四人。内务府所属军队。清乾隆十三年(

  • ①地方正职政务官。《管子· 立政》: “分乡以为五州,州为之长。”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桓公令官长,期而书伐。”韦昭注: “官长,长官也。”②春秋战国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次序; 其最先者。《左传· 隐公十一

  • 司宫台

    官署名。即内侍省,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内侍省。官署名。唐光宅元年(公元684年)改内侍省为司宫台,神龙元年(公元705年)复旧。

  • 稽信

    官名。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(1390)于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军断事司分置,每司设一人,正七品,分解军中刑狱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革。参见“五军断事司”。

  • 宰爵

    官名。掌牺牲之牢数。春牲战国置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宰爵知宾客祭祀养食牺性之牢数。”王先谦注: “宰爵者,主爵也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‘主爵中尉,秦官,掌列候。’秦官之有主爵,殆本于古之宰爵乎?其所掌为

  • 十二宫马群司

    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官。掌本宫所属马群。设官有侍中、敞使。

  • 奏钞房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尚书省左司置,掌吏、户、礼三部奏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