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东厂

东厂

官署名。明朝宦官所掌之侦缉机构。始置于永乐 (1403—1424) 前期,但尚未公之于众。十八年(1420) 迁都北京,于东安门外迤北正式建成官署,始为世所共知。设掌印太监一人,以司礼监掌印或秉笔太监第二、三人提督其事。下设掌班、领班、司房等,无定员。又设贴刑二人,以锦衣卫官充任。掌刺缉刑狱之事,自京师至全国各地,官民隐事,无不在其侦缉之中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。权势远在诸法司之上。


官署名。明成祖永乐十八年,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立东厂,辑访谋逆、妖言、大奸恶事等。其长官为提督,掌印太监一员、掌班、领班、司房无定员;贴刑二员,掌刺辑刑狱等事。旧选各监中一人提督,后专用司礼监秉笔太监第二或第三人。贴刑官二人由锦衣卫千户、百户充当。这是特务机关,专门监视官吏,镇压百姓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班借职

    官名。宋太宗淳化二年 (991) 改借职承旨置,无职掌,为武臣低级阶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 改制,定为从九品。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官名,改承信郎。武臣本官阶。宋初沿旧制置借

  • 祠部员外郎

    礼部祠部司次官。隋文帝开皇六年(586)始置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置承务郎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复旧,员一人,从六品上。高宗、玄宗时曾两次随本司改名司禋员外郎(一说玄宗时改名职祠员外郎),寻各

  • 三旗主头处

    官署名。清制上三旗所属各庄的粮税征收和赏罚优恤之事,初由三旗各佐领管理、康熙三年(公元1664年)设员外郎六人专管,十六年(公元1677年)隶会计司,雍正元年(公元1723年)独立,初名“管理三旗纳银

  • 户部总科尚书

    官名。明洪武八年 (1375) 因事务繁剧,于户部总科置,一人。十三年罢。

  • 左督护

    官名。西晋末凉州张轨置。为统兵武职,地位较一般州所置的督护为高。见《晋书·张轨传》。

  • 车厩局

    官署名。南朝梁置,为东宫诸局之一。

  • 阴阳管勾

    官名。元置,属司天监,员额一人。

  • 典舆长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前期为天王府与东、北、翼三王府的属官,为轿夫之长,分别称为典天舆长、典东舆长、典北舆长、典翼舆长。后期重要诸王当亦设置。

  • 监门直长

    官名。① 隋朝左、右监门府各置三十员正七品。唐朝左右监门卫置六百八十员。掌禁卫宫门。② 隋朝太子左、右监门率各置十员,从七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监门直事,置六十员。唐朝复名监门直长,置七十八员

  • 副典试官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(公元1915年)设于文官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与文官普通考试典试委员会,佐助典试官掌理典试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