龛谷县
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升龛谷堡置,属兰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榆中县南二十里小康营乡。正大三年 (1226) 为金州治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) 省入金州。
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龛谷堡置,治今甘肃省榆中县南,属兰州。元时废。
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升龛谷堡置,属兰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榆中县南二十里小康营乡。正大三年 (1226) 为金州治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) 省入金州。
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龛谷堡置,治今甘肃省榆中县南,属兰州。元时废。
亦作音达穆河、音达穆毕尔罕。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北,音达木河口东岸。因濒音达木河得名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音达木河口卡伦在“ (三姓) 城东北,松花江南岸二百十三里”。
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马营堡: 冠帽山 “在堡城西北隅。《志》 云: 堡两角枕山,而西面更为险隘,然三间平川,若登山俯瞰,城中患无遁形,守御为艰也。《志》 云: 堡北二里有纱帽山,
在今江苏仪征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仪真县:“北山塘在县北濠外一里。其相接者为茆家山塘,北面依山,东西引流入濠, 旧时潜为水柜以遏敌。”
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九溪卫 “马鬃岭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卫北有紫驼峰,西北有马颈峰,两峰对峙,夹索口镇,高险卓绝。”
一作缪国。西周封国。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。春秋时灭于楚。《左传》: 文公五年 (前622),“冬,公子燮灭蓼”。
俗名花墙儿。明置,属镇夷千户所。即今甘肃高台县西北花墙子。清废。
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:甘梗泉“在司(今平头乡)南石崖中,一泉涌出,清浊分流,居人资以灌溉”。
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石羊镇塔子山。由观音堂、千佛洞、幽居洞、毗卢道场四石窟组成。有五代和北宋造像四百六十五尊和历代碑刻三十二处。观音堂3米高的水月观音 (紫竹观音) 极为美丽,被誉为东方 “阿芙洛蒂”。
在今山西岚县北六十五里鹿径沟。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 唐乾符五年 (878) “十二月,季康与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钧,与沙陀李克用战于岢岚军之洪谷”。清代称洪谷堡隘。在今山西省岚县北鹿径沟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
唐天祐二年 (905) 改成德军置,治所在恒州 (今河北正定县)。五代唐复名成德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