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华寺

龙华寺

在今上海市西南龙华镇。相传为五代吴越时建。一说建于唐垂拱三年(687)。寺内古龙华塔,相传为三国吴赤乌十年(247)始建。唐末毁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重建。寺因塔名。


在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。据文献记载,为五代吴越王钱俶所建,北宋治平元年(1064年)重修后曾改空相寺,明初复名。清咸丰年间殿宇大半毁于战火,光绪年间重建。有弥勒殿、金刚殿、大雄宝殿、三圣殿、钟鼓楼等建筑,飞檐甍脊,庄严幽深。寺前龙华塔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(247年),唐末毁,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重建。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级,高40.64米。每层均有回廊,飞檐高翘,檐角悬铜铃。寺西原寺内桃园已辟为龙华公园。

龙 华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绥原山

    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南绥原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6吉安府: 绥原山 “在永新县南四十里,势连鹅岭,其址六十里许。上有阿育王塔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绥原山 “其顶石峰如塔,上耸绝崖,下頫重渊。其麓为洛

  • 东海

    古时东海之名,所指因时而异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,相当于今之黄海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自东河至于东海。”注:“徐州域。”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楚国僻陋,托东海之上。”秦汉以后,始

  • 试剑山

    在今四川汉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试剑山“在所南八十里。崭然高耸,上列三峰。中峰又析为二,状如剑削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: 汉水 “下流至试剑山,入大渡河”。

  • 瓯溪山

   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宣平县: 瓯溪山 “在城 (治今柳城镇) 东五里。下有瓯溪水”。

  • 思立砦

    北宋置,属龙水县 (后改宜山县,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)。熙宁八年 (1075) 并入龙水县。

  • 隘留关

    在今广西凭祥市东南油隘。土名竻竹根。南与越南那克连界。清徐廷旭 《越南辑略》 卷1:“隘留关今名油隘……系广西入越南之路。”②在今越南北部谅山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2谅山府: 隘留关 “在府北文渊

  • 乐阳江

    即洛阳江。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洛阳江。

  • 宋安郡

    ①南朝宋泰始六年(470)置,属湘州。治所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。泰豫元年(472)废。②南朝宋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乐宁县(今湖北广水市东北)。大明八年(464)改置宋安县。明帝泰始初升为宋安郡。后废。南齐

  • 大渡水

    ①指青衣江,在今四川西部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蜀郡青衣县:“《禹贡》蒙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入渽。”②一作大度水。指今四川西部雅砻江支流鲜水河。《水经·若水注》:“若水东南流,鲜水注之,一名州江。大度水出徼

  • 茶镈和罗城

    又名拘苏摩补罗、波吒釐子城、婆吒梨子城、波罗利弗多罗、波罗利弗拓路、波罗利弗、波罗黎弗都卢、巴陵弗、巴邻、波罗黎、巴连弗、香花宫城及华氏城。在今印度东北恒河南岸巴特那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·天竺国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