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齐国

齐国

①西周初吕尚封国。初都营丘,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(一说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临淄故城)。胡公徙都薄姑,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北十五里薄姑城。献公又徙临淄,在今山东淄博市北临淄故城。春秋时齐桓公首先称霸。战国时为七雄之一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 载苏秦说齐宣王曰:“齐南有泰山,东有琅邪,西有清河,北有渤海,此所谓四塞之国也。齐地方二千里。”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。

②秦汉之际项羽封置,都临淄(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)。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)改为郡。东汉复为国,属青州。东晋时改为郡。


古国名。(1)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狄县人田儋起兵定齐地,自立为齐王,置齐国,都临淄县(今山东淄博市东北)。秦亡,项羽徙齐王田市王胶东,立齐将田都为齐王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滨州、淄博、蒙阴等市县以东,昌邑、高密、胶南等市以西及费县、临沭县和江苏省赣榆县以北地区。后田荣并三齐,自号为齐王。辖有今山东省大部分地。(2)西汉高祖四年(前203年),立韩信为齐王,王三齐之地。五年徙韩信为楚王。六年,封子刘肥为齐王,王七十余城,辖有今山东省大部分地。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,齐国分为七,辖境缩小。元朔二年(前127年),国除为齐郡。元狩六年(前117年),复改郡为国。元封元年(前110年)国除,分置为齐郡、千乘郡。(3)东汉建武十一年(35年)改齐郡为齐国,治临淄县(今山东淄博市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淄博、青州、临朐等市县地。其后辖境多变,西晋时仅有今淄博市及广饶县地。东晋国除又改为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花果园店

    在今湖北十堰市西。清属郧县。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公丘侯国

    西汉改滕县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西南十四里。东汉改为公丘县。见“公丘县”。

  • 赫图阿喇

    一作赫图阿拉。又称黑秃阿拉、黑图阿喇。为后金的都城。即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三十里永陵镇东老城。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三十一年 (1603)筑。《清太祖实录》 卷3: 癸卯春正月,“上自虎拦哈达南冈移于祖居苏

  • 清流驿

    北宋置,属宁化县。即今福建清流县治。元符元年 (1098) 于此置清流县。北宋置,在今福建省清流县。后废。

  • 油榨关

    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建,在今贵州镇远县西五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远府: “又西有油榨关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镇远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油榨关“在府西二仙峰。崖壁险固,控扼所资”。

  • 通济桥

    ①又名九龙桥。在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秦淮河上。建于明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南京: 通济桥“在上方桥东。以上三桥 (即上方桥、中和桥、通济桥) 俱跨濠水 (秦淮河)”。②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南金华江上。原系

  • 义乡县

    ①西晋永兴元年(304)分长城县置,属义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,与江苏宜兴市接界。隋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上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东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废入桐柏县。③西魏置,属偏城郡。治所在今

  • 唐古忒

    即 “土伯特” 的异译。指西藏及其附近地区。即“唐古特”。

  • 中和殿

    在今北京故宫太和殿后。为故宫主殿之一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建,初名华盖殿,嘉靖四十一年(1562)改名中极殿。清顺治二年(1645)改中和殿。凡遇皇帝入太和殿理朝政先在此殿小憩,接受内阁、大臣、礼

  • 沃沮县

    ①即夫租县。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东沃沮传》:西汉武帝灭卫氏朝鲜,“分其地为四郡,以沃沮城为玄菟郡。后为夷貊所侵,徙郡句丽西北,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。沃沮还属乐浪。汉以土地广远,在单单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