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尖山
即黄崄山。在今山西岚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 黄崄山 “在岚县 (旧治) 西南二十五里。一名黄芊山。又名黄尖山”。
即黄崄山。在今山西岚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 黄崄山 “在岚县 (旧治) 西南二十五里。一名黄芊山。又名黄尖山”。
即今吉林长岭县西北北正镇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本镇在七区正字号地段之内,而正字号地又在七区之北,故名。”在吉林省长岭县西北部。面积487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正镇,人口 2590。清光绪
在今四川资中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盘石县:“北七十里有百枝池,周六十里。贞观六年,将军薛万彻决东使流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57资州:百枝池,“《旧志》云:在州北七十里,周回六十五里。今废”。
在今河北涞源县东三十里铁岭下。路出紫荆关。明景泰二年 (1451) 建城,设守备。清设把总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广昌县: 浮图峪,“嘉靖中,俺答突犯,游击陈风、朱玉率宁夏、固原兵来援,乃却,追过浮
在今江苏扬州市北。唐杜牧《题禅智寺》诗:“谁知竹西路,歌吹是扬州。”后人以此名亭。宋欧阳修、尧梅臣皆有诗。后向子固易名歌吹亭。
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四十里禾山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江西省永新县西北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黑龙江省大庆市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安达直隶厅: “有烟土屯、小河子、喇嘛甸、萨勒图、安达五车站。” 1965年安达市迁治于此,改名大庆市。
即今四川泸定县东南兴隆镇。清吴崇光《川藏哲印水陆记异》:“第十四站:住冷碛,行窄路。二十里至兴隆堡,又名龙坝铺, 系大市镇。”
清乾隆三年 (1738) 设,即今贵州凤冈县东南峰岩镇。
①战国秦孝公置,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渭水南岸。秦属内史。西汉属右扶风。东汉永平八年 (65) 移治故斄城 (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)。晋属始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废。北周建德三
唐置,为羁縻州,属幽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来苏县(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夷宾州:“乾封中于营州界内置,处靺鞨愁思岭部落,隶营州都督。万岁通天二年,迁于徐州。神龙初,还隶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