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阳县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辰州。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黄桑乡旧县。北宋熙宁中移治今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锦和镇,属沅州。元属沅州路。明属沅州。清属沅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53年迁今麻阳县 (高村镇)。
古旧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分沅陵、辰溪二县置,治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东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移治今锦和镇。唐属辰州,宋属辰州、沅州,元属沅州路,明属辰州府,清属沅州府。1953年迁治高村镇。1988年被批准成立麻阳苗族自治县。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辰州。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黄桑乡旧县。北宋熙宁中移治今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锦和镇,属沅州。元属沅州路。明属沅州。清属沅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53年迁今麻阳县 (高村镇)。
古旧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分沅陵、辰溪二县置,治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东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移治今锦和镇。唐属辰州,宋属辰州、沅州,元属沅州路,明属辰州府,清属沅州府。1953年迁治高村镇。1988年被批准成立麻阳苗族自治县。
①南朝梁置,为南郢州治。治所在光城县(今河南潢川县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北江州。治所在光城县(今湖北黄陂县北)。北齐废。南朝梁置,治光城县(今河南光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光山县一带。隋开皇
唐文明元年(684)置,属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。寻废入谷和县。
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星村镇。元至大四年(1311) 于此置将村巡司。明初改置星村巡司。
即今福建连江县境之连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连江县: 连江 “一名岱江”。
即藏河。西藏雅鲁藏布江。唐代译称藏河,亦作臧河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“曰闷怛卢川,直逻娑川之南百里,臧河之所流也。”
即今四川武胜县东北三溪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定远县:三溪铺“在县北六十里”。
即今四川江油市西北之平通河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15江油县: 雍村河 “在县西南二十里。又名平通河,俗名小江河。其流自平武县界来,径县西,又四十里从北而南至彰明界入涪江”。雍村在河西岸,南宋宝祐间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安固县置,属咸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三十三里安固乡群力村。乾元初属蓬州。贞元元年(785)移治营山歇马馆,宝历元年(825)废入蓬池县, 大中中复置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
即查渎。一名柤塘。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 “浙江又东径柤塘,谓之柤渎。”
南朝梁置,属霍州。治所在新蔡县(今安徽霍山县东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梁置,治新蔡县(今安徽霍山县东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