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颐墓阙

高颐墓阙

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十五里姚桥乡西南汉碑村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7雅州: 高孝廉墓碑 “在严道县东二十里。按其碑年月,乃汉建安十四年,高君兄弟皆孝廉,有二大阙: 其一曰: 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吏举孝廉诸部从事高颐字贯方。其一曰: 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实字贯光。又一大碑,其首云: 故益州太守高君之碑”。今墓阙尚存,东西阙相距13米,系五重石块堆砌而成,高6米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蔺城隘

    在今甘肃通渭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通渭县: 蔺城隘 “在县东南八十里。其地有蔺家硖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二》 作蔺家峡隘。

  • 僰溪道

    唐代四川盆地通往贵州的道路之一。即自今四川江津市沿綦江河 (古僰溪) 谷南行入贵州,由桐梓至遵义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渝州: “自江津县南循僰溪水路至南州二百三十里。” 张籍 《送蛮客》 诗:“江连恶溪

  • 京口戍

    即今江苏镇江市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丹徒县: “吴为京口戍,晋置南徐州。”

  • 黑风峒

    在今湖南桂东县西南,湘赣边界附近。南宋嘉定元年 (1208)、二年 (1209) 以罗世传、李元砺为首的瑶、汉饥民先后在此起义。

  • 射的山

    即今安徽南陵县西北三十里笔架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3南陵县: 射的山 “据古老相传,上有玉在石壁内,南面遥见有白处,曾有人取,上山后遇风雨不果。今遥望颇似射侯,故名射的山”。

  • 炉边

    地区名。指今四川雅砻江至西藏昌都地区宁静山以东之地。清雍正间,在宁静山顶立碑划川藏界,山以东地称炉边。

  • 神雀台

    (臺) 在今河南陕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6陕州硖石县: “神雀台,在县北四十五里石壕镇东、路北。唐天宝二年,赤雀翔于台上,因名,台高五十丈,周半里。”

  • 理定县

    ①北周置,为深泉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。隋开皇初省入封德县。②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兴安县置,属始安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南土城,乾元初属桂州。南宋绍兴间属静江府,迁治上清驿 (今永福县西北

  • 杏埚新城

    即武安州。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白塔子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武安州:“太祖俘汉民居木叶山下,因建城以迁之,号杏埚新城。”

  • 大歌罗山

    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6黔州:“小歌罗山在黔江县东北五十二里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9黔江县:大歌罗山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旧置歌罗驿于此。又小歌罗山在县东北五十二里。其相近有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