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衣水
在今四川南溪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79南溪县: 青衣水 “在县南一里四步。从僰道城东流,至县界多稜口,至泸州绵水县。地名龙腾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 青衣江 “在南溪县南十五里。《旧经》云: 古有青衣国与叙相邻。其人因贾至蜀,见汉衣冠,遂求内属,江因名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南溪县: 青衣江在 “县南十五里。……又北入于大江,亦谓之龙腾溪”。
在今四川南溪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79南溪县: 青衣水 “在县南一里四步。从僰道城东流,至县界多稜口,至泸州绵水县。地名龙腾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 青衣江 “在南溪县南十五里。《旧经》云: 古有青衣国与叙相邻。其人因贾至蜀,见汉衣冠,遂求内属,江因名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南溪县: 青衣江在 “县南十五里。……又北入于大江,亦谓之龙腾溪”。
①在今江西临川市东北五里。是当地百姓为纪念“卧冰求鲤”的王祥而建。桥下池畔原有“晋王祥卧冰地”石碑一块,今不存。桥西原有孝义寺,内有王祥塑像。今寺已毁,桥仍完好。②在今河南巩义市西东洛河上。《新唐书·
在今湖南株洲县西南二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湘潭县:三门滩“石峻水险,仅有洪路三处,可通舟楫, 经者股慄, 比于底柱三门之险,因名”。
一作朱厓郡。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置,治所在瞫都县 (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十里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注: “应劭曰: ‘二郡 (指珠厓、儋耳) 在大海中崖岸之边,出真珠,故曰珠厓。”辖境相当今海南
简称康。清末拟建西康省。1914年傅嵩林奏请设西康省云:“边地方古康地,其地在西,拟名西康省。”1926年设西康屯政使,1929年改设西康政务委员会, 1939年正式建西康省, 省会在康定县(今四川康
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天马山“本名马头崖,巉岩突兀,如控马首于云霄,三伏常有积雪。隆庆初,蒙古土蛮入犯, 邑人多避兵于此。万历中改今名”。②又名干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
在今广西横县东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横州:长寨山“形如执笏,一名将军山”。
在今广西藤县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藤县:赤水峡“峡南有岩。相传李白曾过此,谓之李白岩。峡与岩相对壁立,一水中流,林木蔚然,岚气朝夕不散。有赤水峡巡司。《志》云:赤水峡中有金环滩”。
即今浙江鄞县东南莫枝镇之陶公村。清光绪 《鄞县志》 卷2 《市镇》: 陶公山 “距城三十五里”。
在今湖南桂阳县西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1桂阳军:白竹冈“下有狮子岩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作“白竹山”。
一名五行山。或称皇母山。在今河南、山西、河北三省交界处。东北一西南走向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太行、恒山,至于碣石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河内郡野王县:“太行山在西北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6怀州河内县引《述征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