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旸镇
即今江苏江阴市南青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阴县: 青旸镇在 “县南四十里。运河所经。…… 《旧志》: 县滨江为险,而青旸实腹里之冲要”。
古旧镇名。宋置,即今江苏省江阴市南青阳镇。以许青旸所居处得名。为县境腹里冲要。1965年改青阳镇。
即今江苏江阴市南青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阴县: 青旸镇在 “县南四十里。运河所经。…… 《旧志》: 县滨江为险,而青旸实腹里之冲要”。
古旧镇名。宋置,即今江苏省江阴市南青阳镇。以许青旸所居处得名。为县境腹里冲要。1965年改青阳镇。
①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。西汉为零陵郡治。东汉属零陵郡。南朝宋属零陵国。南齐复属零陵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后废。②南齐改迁陵县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。梁复名迁陵县。
在今吉林集安市区内,临鸭绿江畔、通沟河口侧。公元3年至209年为高句丽都城。唐灭高句丽后城废,古城遗址尚存。城略呈方形,周2686米,条石垒砌,中实以土,有城门六处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北宋大中祥符三年 (1010) 改宝鼎县置,为庆成军治。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。熙宁五年 (1072) 属河中府。金属河中府。贞祐三年(1215) 升为荣州。元初复改为荣河县,属河中府。明改属蒲
即今河北丰南市东南二十里宋家营乡。清光绪《丰润县志》卷9:宋家营“相传唐太宗征辽,建营于此,于南设煅炉,制造兵甲,皆送于此收贮,故名送甲营。今名宋家营”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东南部。属小集镇。
一名梁城。南齐中兴元年(501)萧衍筑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高祖筑汉口城以守鲁山。”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阳县:梁城“在府城东北。今大别山横顶城即其旧基”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
在今安徽祁门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赤溪水“在祁门县东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祁门县:赤溪水“在县东北。出黟县鱼亭山,西流五十里合大共水”。
即张仪楼。战国秦建,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。西晋张载《登成都白菟楼》诗:“重城结曲阿,飞宇起层楼。”南朝梁李膺《益州记》:“成都有百尺楼,后名为白菟楼。”即“张仪楼”。
汉上林苑中的离宫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高窑村一带。《汉书·外戚传·孝宣霍皇后》:“霍后立五年,废处昭台宫。后十二岁,徙云林馆,乃自杀。”
1949年8月在冀鲁豫根据地基础上设置,省会新乡市(今河南新乡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北部、山东西南部及河北临漳县西南部地。1952年11月撤销,并入河南、山东二省。旧省名。1949年以原冀鲁豫解放区为基
1912年改吉州置,属山西河东道。治所即今山西吉县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黄河东岸、吕梁山南麓,西临陕西省。属临汾市。面积 1777 平方千米。人口10.2万。辖3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