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窦山
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 雪窦山 “在奉化县西,上下有亭三,曰飞雪、曰妙峰、曰漱玉。丹碧照烂,飞檐鳞鳞,蔚在青嶂间,晨霞暮霭,遮露万状,尤为胜概”。南宋理宗时曾改名应梦山。山麓有佛教禅宗十刹之一雪窦寺。
在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北。属四明山。海拔800米。有建于唐代的雪窦寺,是佛教禅宗十刹之一。前临深谷,崇岩壁立,名千丈岩。水从千丈岩顶泻下,喷薄如雪崩。山由此得名。有千丈岩瀑布和妙高台、三隐潭等名胜古迹。南侧有人造亭下湖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雪 窦 寺
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 雪窦山 “在奉化县西,上下有亭三,曰飞雪、曰妙峰、曰漱玉。丹碧照烂,飞檐鳞鳞,蔚在青嶂间,晨霞暮霭,遮露万状,尤为胜概”。南宋理宗时曾改名应梦山。山麓有佛教禅宗十刹之一雪窦寺。
在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北。属四明山。海拔800米。有建于唐代的雪窦寺,是佛教禅宗十刹之一。前临深谷,崇岩壁立,名千丈岩。水从千丈岩顶泻下,喷薄如雪崩。山由此得名。有千丈岩瀑布和妙高台、三隐潭等名胜古迹。南侧有人造亭下湖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雪 窦 寺
又称大万德。即今山东长清县东南八十里万德镇。光绪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长清县东南有万德店。
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浑源州: 浑源川“在州西北十里。源出州西南叹吐峪,分流至州东北汇为大泽,西流至城北五里之神溪,……西北入于桑干河”。
亦作水车隘。即今广东梅县西南水车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程乡县“太平镇”条内:“西南四十里有水车隘, 山荒涧多。”清置水车墟汛。
亦作意辛山。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境。一说在苏尼特右旗、二连浩特市西南。《魏书·刘库仁传》: 东晋太元十年 (385),鲜卑刘库仁弟眷摄国事,“又击蠕蠕别帅肺渥于意亲山,破之,获牛羊数十万头”。即“意辛
明洪武元年(1368)置,属福建都司。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市。清康熙五年(1666)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置,治今福建省莆田市。属福建都司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废。
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敷川县置,为会州治。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。二十三年 (1183) 地入西夏。乃徙治会川城 (今靖远县西南一百里),为新会州治。元初废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
唐乾符间 (874—879) 置,治所即今福建长泰县。明嘉靖 《长泰县志》 县沿革: “本南安县武德乡崇教里,唐乾符间邑长张思进置场一所,以便输纳,因乡为名曰武德场。” 文德元年 (888) 改名武胜
亦名花石镇。即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四十六里花石乡。清道光《禹州志》卷6:州西集镇有“花石头”。
今广东广州市的别称。《寰宇记》卷157广州南海县:五羊城,“按《续南越志》,旧说有五仙人乘五色羊,执六穗秬而至, 至今呼五羊城是也。按:其城周十里,初尉佗筑之,后为步骘修之,晚为黄巢所焚”。简称羊城。
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虎丘山麓山塘街。是颜佩韦、杨念如、马杰、沈扬和周文元五义士的合葬墓。明天启时苏州巡抚毛一鹭依仗太监魏忠贤的权势,为非作歹,激起公愤。颜佩韦等五人奋起斗争,直至慷慨就义。苏州百姓拆毁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