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北宋置,属信都县。在今河北冀州市境。②即今安徽寿县西南六十里正阳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),“李谷攻寿州,久不克,唐刘彦贞引兵救之,至来远镇,距寿州二百里,又以战舰数百艘趣正阳,为攻
即新田。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晋国遗址。晋旧都曰绛,迁于新田,称为新绛。
亦作淝桥。在今安徽寿县北肥水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 三月,“上行视水寨,至淝桥,自取一名,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炮,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”。胡三省注: “淝桥,于淝水上为桥也。”
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南与疏水合,水出中庐县西南,东南至县北界, 东入沔水, 谓之疏口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 (781),“ (梁)
①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十里,淮河南岸洛河镇。古为洛河入淮之口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“洛涧北历秦墟,下注淮,谓之洛口。” 《梁书·武帝纪》: 天监四年 (505) 二月,“遣卫尉卿杨公则率宿卫兵塞洛口”。即
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喀喇沙尔》:达兰岭“在海都河西八十里,哈喇噶阿璊台西北一百八十里。山脉自汗腾格里山东南行七百余里至此,东与海都山接”。
①战国中山地,后为赵邑。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。《战国策·燕一》 苏秦说燕:“今赵之攻燕也,发兴号令,不至十日,而数十万之众,军于东垣矣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武灵王二十一年(前305),攻中山,“王军取
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南端,跨十全河上。《清一统志》 引 《苏州府志》: 带城桥 “迤逦近府治城南,故名”。
在今云南富宁县西南。清时有千总驻防。
唐北室韦九部之一。分布在今吉林乾安、农安、长岭县一带。《新唐书·北狄传》: 室韦 “分部凡二十余,曰岭西部、山北部、黄头部,强部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