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隆州

隆州

①亦作崇州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南梁北巴州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86阆州: 隆州 “取其连冈,地势高隆为郡名。后魏 《典略》 云: 此州故有隆城坚险,因置隆州”。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南部、南充、苍溪、蓬安等市县地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巴西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隆州,四年 (621) 辖境南部缩小,先天二年 (713) 改为阆州。

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隆平县 (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)。六年 (623) 改为南隆州,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
③五代北汉置,治所在今山西祁县东南。后废。

④北宋政和四年 (1114) 置,治所在兴隆县(今广西东兰县南)。宣和三年 (1121) 废为威远砦。

⑤南宋隆兴元年 (1163) 改仙井监置,治所在仁寿县 (今四川仁寿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、井研二县及双流县东南地。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废。

⑥金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济州置,属会宁府。治所在利涉县 (今吉林农安县)。《金史·地理志上》 隆州: “大定二十九年,嫌与山东路济州同,更今名。” 辖境约当今吉林农安、德惠、双阳等县及长春市地。贞祐初升为隆安府。

⑦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改隆州千户置,属建昌路。治所在大隆城 (今四川德昌县西北。一说在今会理县北境)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属建昌府。后废。


(1)西魏废帝时改南梁州置,治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阆中市。隋大业初改巴西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隆州。先天二年(713年)改阆州。(2)五代北汉置,治今山西省祁县东南。属太原府。后废。(3)北宋政和四年(1114年)置,治兴隆县(今广西东兰县南)。宣和三年(1121年)废。(4)南宋隆兴元年(1163年)改仙井监置,治仁寿县(今属四川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仁寿、井研等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废。(5)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改济州置,治利涉县(今吉林农安县)。贞祐初升为隆安府。(6)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置,治今四川省德昌县西北。属建昌路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坪寨

    ①即今湖北松滋县西南五十二里洈水北岸西斋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②在今贵州瓮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瓮安县:西坪寨,“(明)景泰五年,苗塘苗‘贼’黄龙、韦保等作乱,攻劫西坪、黄滩等处屯寨营堡”。即此。在

  • 咸 (鹹) 水墟

    即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咸水乡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全州图: 西南有咸水。

  • 晁陂铺

    即今河南镇平县西二十四里晁陂镇。清康熙《南阳府志》 卷2 《驿铺》: 镇平县西有晁陂铺。

  • 黄墟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和四年 (369),桓温北伐,前燕下邳王慕容厉 “帅步骑二万逆战于黄墟,厉兵大败,单马奔还”。即此。一说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南。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。东晋太和四年(3

  • 安口砦

    北宋置,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北。崇宁四年(1105)于此置安口县及允州。

  • 怯台驿

    元至元二十三年 (1286) 置,在今新疆且末县东南哈的勒克附近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“立罗不、怯台、阁鄽、斡端等驿。”

  • 鲁溪江

    今广西平乐县东榕津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平乐县: 鲁溪江 “在府东。源出鲁溪山之分水塘,流经平乐县东乐乡曰鲁溪江,出龙平巡司曰涝源江”。

  • 柳市镇

    北宋置,属乐清县。即今浙江乐清市西南二十里柳市镇。在浙江省乐清市南部。面积49.9平方千米。人口9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柳市,人口2.6万。传古时以柳树市下为贸易之所,日久成市,故名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五

  • 高望山

    ①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36 掖县: 高望山 “峰峦秀特,可以望远”。②一作高望界。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: 茶溪 “源出高望山”。③在今广东广宁县西南五十里。

  • 新墟

    ①即今广东高明市西新圩镇,北接高要市界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高明县西有新墟。②即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新圩村。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遂溪县图: 旧县村西北有新墟。清光绪二十五年 (189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