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唐县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为西平州治。治所即今贵州兴义市。贞观八年(634)改为盘州治。后废。
唐羁縻县,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贵州省兴义市。为西平羁縻州治,后为盘州羁縻州治。天宝后废。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为西平州治。治所即今贵州兴义市。贞观八年(634)改为盘州治。后废。
唐羁縻县,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贵州省兴义市。为西平羁縻州治,后为盘州羁縻州治。天宝后废。
在今湖南宁乡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宁乡县:大雾山“峻岩深谷,云雾萦回。宋建炎间,金兵至境,刘廷佐驻兵大雾山,即此”。(1)古山名。在今湖南省宁乡县南。南宋建炎间刘廷佐在此屯兵,以御金兵。 (2
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杭爱省塔尔加图东南。
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当在今四川米易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新疆昭苏县西南特克斯河北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4: “格登本山名。准语,格登,脑后骨高之象,山形拱起如脑骨然,故名。” 《清高宗实录》 卷490: 乾隆二十年 (1755),清军进占伊犁,“达
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铜井镇。旧为铜井市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6: 铜井市 “在城西南八十里”。(1)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南部、长江东南岸,西南邻安徽省。面积114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即今浙江衢县西常山港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西安县: 信安溪 “在城西南二里,一名西溪,源出开化县东北百际岭,经常山县,东南流,至(衢州) 府城西南,合于衢江”。或称衢江为信安溪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
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。北魏石城县、西魏化隆县、唐廓州及广威县等曾治于此。清光绪 《西宁府续志》 卷1: 金刚城 “在青库尔东,距厅城六十里,即廓州之旧治也”。
又称东市。隋东都三市之一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河南偏东。周八里。《大业杂记》载:“其内一百二十行,三千余肆。甍瓦齐平,遥望如一,榆柳交阴,通衢(渠)相注。市四壁有四百余店,重楼延阁,互相临映,招致
西汉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避难村。东汉废。
①西汉高帝改泗水郡置,治所在相县(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,西肥河以东,五河、泗县以西,河南夏邑、永城及江苏沛、丰等县地。东汉改为沛国。三国魏移治沛县(今江苏沛县)。西晋还旧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