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阿什哈达摩崖碑

阿什哈达摩崖碑

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三十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的断崖绝壁上。为明代两摩崖刻石。第一碑刻于绝壁中部,坐北朝南,高出水面10米。此碑通高135厘米、宽70厘米,刻字三行。第二碑在第一处西侧40米处的山脚斜坡上,坐东向西,摩崖文字周围有一上圆下方的阴文刻线,中高122厘米,两侧高108厘米, 上宽61厘米,下宽62厘米,正书竖刻文字七行。碑文记述了明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十八年(1420)、洪熙元年(1425)、宣德七年(1432)三次率军至此。第一次时修建龙王庙,第三次兼任造船总兵官又重修龙王庙。摩崖碑文证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运粮基地,对经营黑龙江流域和开发东北起了重要作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浏阳州

    元贞元元年 (1295) 升浏阳县置,属天临路。治所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官渡。明洪武二年(1369) 复改浏阳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浏阳县置,治今湖南省浏阳市东北官渡。属天临路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

  • 鲋鰅山

    亦作务禺山、附禺山。又名广阳山。在今河南内黄县南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 “汉水出鲋鱼之山,帝颛顼葬于阳,九嫔葬于阴。”

  • 孟养宣慰司

    明永乐二年 (1404) 改孟养府置军民宣慰使司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孟养。辖境东抵伊洛瓦底江,西抵今印缅边界,北抵西藏,南至八莫、杰沙、戛里一线。明末废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以孟养府改

  • 南涧

    ①即死马涧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南,下流合于秦淮河。《景定建康志》 作 “南涧”。②即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。宋大理时称南涧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“定边县,蛮名南涧。” 民国时属蒙化县,有县佐驻此。③在今云

  • 北山

    ①指今北京市北燕山山脉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田畴传》:畴自无终(今蓟县),“乃更上西关(当即居庸关),出塞,傍北山,直趣朔方”。②又名九龙山。在今吉林省吉林市旧城得胜门外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“吉林城

  • 鬲津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分乐陵县置,属棣州。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西北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分饶安县复置,属沧州。贞观六年 (627)省入乐陵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南皮

  • 西部联合旗

    1949年由阿巴嘎右翼旗与阿巴哈纳尔右翼旗合并设置,属锡林郭勒盟。驻罕布庙(今内蒙古阿巴嘎旗驻地新浩特镇)。1956年复改阿巴嘎旗。旧旗名。1949年以西阿巴嘎西阿巴哈纳尔联合旗和东阿巴嘎东阿巴哈纳尔

  • 傅家寨

   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二十八里傅家寨乡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 傅家砦 “在光化县境。本朝雍正八年设把总分防”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部、汉水北岸。属洪山嘴街道办事处。人口720。为原傅家寨镇人

  • 外水

    即今四川成都市府河及其下游岷江。《晋书·毛璩传》:“初,璩闻(桓)振陷江陵,率众赴难,使(毛)瑾、(毛)瑗顺外江而下。”《宋书·刘钟传》:“随朱龄石伐蜀,为前锋,由外水至于彭模,去成都二百里。”皆此。

  • 赤滩镇

    亦作涩滩。即今安徽泾县东北琴溪入青弋江处赤滩乡。明嘉靖《泾县志》卷1:涩滩在“县东北十五里”。清嘉庆《泾县志》卷2:赤滩镇“在县东十五里”。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泾县东北赤滩。临青弋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