闾丘
春秋时邾邑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 襄公二十一年 (前552),“邾庶其以漆、闾丘来奔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兖州府二》: “漆乡在县东北。漆乡东北十里,见有闾丘乡。” 一说闾丘在今邹城市南。
古邑名。春秋邾邑,后入鲁国。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北。《春秋》襄公二十一年(前552年):“邾庶其以漆、闾丘来奔。”即此。
春秋时邾邑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 襄公二十一年 (前552),“邾庶其以漆、闾丘来奔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兖州府二》: “漆乡在县东北。漆乡东北十里,见有闾丘乡。” 一说闾丘在今邹城市南。
古邑名。春秋邾邑,后入鲁国。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北。《春秋》襄公二十一年(前552年):“邾庶其以漆、闾丘来奔。”即此。
即今河北丘县西八里贺宝乡。清乾隆《邱县志》 卷1: 西北有贺家堡村。
在今马来半岛北部。一说在今缅甸南部勃固附近。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 “三摩呾吒国”条: “从此东北大海滨山谷中, 有室利差呾罗国, 次东南大海隅有迦摩浪迦国。” 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 卷1作郎迦戍国。
在今上海市嘉定区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嘉定县: 顾泾港 “宋时与茜泾、下张、七鸦、杨林、掘浦共为昆山六大浦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太仓州一》: 顾泾港 “西南接练祁,北通川沙港,东入海”。
或作上玄水。即今湖北竹山县北北星河,南流注入堵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上玄水“在县北六十里。源出庸岭下,南流入孔阳水。有潭深不可测,或投石其中,即卒风暴雨”。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翠屏山下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“九龙池在昭陵西南,于山崖下凿石为龙头,泉出其吻,潴而为池。上有翠泽亭……缭以周垣,为车驾谒陵事毕临幸之所。嘉靖十五年世宗所敕建也。峭壁清流,茂
一作朱尔马台河。在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。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吉尔马台河,为鄂尔坤河上源之一。在塔米尔河之南。即辽、元时所称金河(按坦河)。
①又名陶邑乡。即今山西永济市西北陶城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陶城在蒲坂城北,城即舜所都也。” 《旧唐书· 马燧传》: 贞元元年 (785),“军次宝鼎,败贼骑兵于陶城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河南鄢陵县南。《水
1913年改思州府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。1923年改为岑巩县。旧县名。本旧思州府直辖地方,1913年裁府改县并改名思县。治思州(今贵州岑巩县驻地思旸镇)。因与本省思南县名易相混,193
①战国秦置,治所在义渠县(今甘肃西峰市东境)。西汉移治马领县(今甘肃庆阳县西北)。东汉又移治富平县(今宁夏吴忠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贺兰山、山水河以东及甘肃环江、马莲河流域。东汉末废。②东汉末置,寄
清雍正八年(1730)置,属泰宁协。治所在灵雀寺(今四川道孚县)。十三年(1735)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