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蛇镇
北魏和平三年(462)置,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。孝昌二年(526)于此置长蛇县。
古镇名。北魏和平三年(462年)置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北。为陇东军事要镇。《魏书·陆真传》:“初置长蛇镇,真率众筑城,未讫,而氐豪仇傉檀等反叛,氐民咸应,其众甚盛。真击平之,杀四千余人,卒城长蛇而还。”即此。孝昌二年(526年)改置长蛇县。
北魏和平三年(462)置,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。孝昌二年(526)于此置长蛇县。
古镇名。北魏和平三年(462年)置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北。为陇东军事要镇。《魏书·陆真传》:“初置长蛇镇,真率众筑城,未讫,而氐豪仇傉檀等反叛,氐民咸应,其众甚盛。真击平之,杀四千余人,卒城长蛇而还。”即此。孝昌二年(526年)改置长蛇县。
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: 麻线岭 “明成化八年,参议严宪凿山开道,以通馈饷”。
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北铁牛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光泽县: “铁牛关在县北五十里。相传唐广明中置。《闻见录》: 光泽有铁牛、火烧、云际三关。”
①即白岳山,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三十里。原名齐云岩,为白岳主峰之一。《江南通志·山川五·徽州府》:齐云岩“在白岳西北,路回如线,游者缘梯而上,所经胜处极多,乃至于岩。黟、祁、歙、婺之山, 一目可尽也。宋程
即木乃奚。在今伊朗北部里海南岸。《元史·郭侃传》:“从宗王旭列兀西征。癸丑至木乃兮。其国堑道,置毒水中,侃破其兵五万,下一百二十八城。”
又名一塔。在今云南大理市(下关)北二十六里,点苍山龙泉峰东麓,地处大理古城西南郊。为正方形十六层密檐式中空砖石塔,高43.87米。明杨慎游记,考之史传,为隋文帝时建。俗名阿育王塔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
在今越南海防市北。《新五代史·南汉世家·刘䶮》:大有十年(937),“交州牙将皎公羡杀杨廷艺自立,廷艺故将吴权攻交州,公羡来乞师。䶮封洪操交王,出兵白藤以攻之。߄
即洋水。今陕西西乡县东泾洋河。
在今四川富顺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富顺县:劝农山“在县治南。岩洞殊胜,前接圣灯山。山之西有石峰峭拔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劝农山“宋太守黄商卿常劝农于此。上有洗马池、清泉洞”。
亦作鄂勒著衣图博木。又名三台。在今新疆博乐市西南赛里木湖东岸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 鄂尔追图博木台在 “博尔齐台东北八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三堆镇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宁府二》:三堆坝“在昭化县北二十五里。江岸有大石三堆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