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银山

银山
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: 银山 “峰峦高峻,冰雪层积,色白如银,因名。麓有石崖,皆成黑色,谓之银山铁壁。顶为中峰,石梯而上,约五六里迥出云霄”。

②旧名土山。俗名竖土山,又名植土山。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北之云台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89润州丹徒县: 银山 “在城西。旧名竖土山,以与金山对峙,改名银山”。

③在今浙江德清县西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武康县 “石城山” 条: 永安山 “在县 (治今武康镇) 西五里。孙吴以此名县,亦名银山”。

④在今浙江绍兴县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绍兴府会稽县: “有银山、锡山,旧产银砂及锡。”

⑤即邓公山。在今江西德兴市东。《元和志》 卷28饶州乐平县: 银山 “在县东一百四十里。每岁出银十余万两,收税山银七千两”。

⑥在今江西金溪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金溪县“金窟山” 条内: “东二里有银山。唐时出银矿。宋初废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抚州府》: 银山 “在金溪县东二里。唐时尝出银矿,故名。一名宝山。其西里许有白面坞,盖南唐时凿山采银之所。上有银坑碑记”。

⑦在今山东招远市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 ·登州府》: 银山,“ 《县志》: 顶有澄潭,深不可测,相传与海潮相应”。

⑧一名锡山。在今湖北通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通城县: 锡山 “在县南七里。旧产银,曰银山,又产锡”。“银山积翠” 为县八景之冠。

⑨一名大银山。在今湖北阳新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 银山 “在永兴。四环皆山而多产银,因名。有寺曰银山院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兴国州:银山在 “州北十五里。四面皆山,多产银矿。亦名大银山。元时曾采银于此”。

⑩在今湖北恩施市东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60施州: 银山 “在州东七十余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施州卫: 银山 “顶有峰,高数十丈。昔人于此避兵”。

(11)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四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1银山县: “因县界银山为名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资州》:银山 “在州东南三十里。山形如锭。《古今集记》: 唐田游岩入蜀,居于银山,聚弟子歌雅诗以为乐。今山有雅歌台。蜀时曾以名县”。

(12)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观十八年 (644),诏以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,帅步骑出银山道击焉耆,破焉耆,“留栗婆准摄国事而还。孝恪去三日,(西突厥大臣) 屈利啜引兵救焉耆,不及,执栗婆准,以劲骑五千追孝恪至银山,孝恪还击,破之,追奔数十里”。


古山名。(1)又称竖土山、土山。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、长江南岸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郑成功北伐,败清军于银山,即此。(2)又称邓公山。在今江西省德兴市东。唐总章时置场采银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银山,在(乐平)县东一百四十里。每岁出银十余万两,收税山银七千两。”(3)见“锡山(2)(2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鱼条山

    一名鱼山。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 鱼条山 “形如巨鱼,即《水经注》 所谓鱼山也。山极险旷”。

  • 速山

    亦名龙扶速山。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5广安军: 速山“在岳池县东四十里。按 《唐地理志》: 果州南充郡岳池县有龙扶速山,即此山也”。

  • 农城县

    西晋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南。南朝宋废。

  • 临駣聚

   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: 南阳郡冠军县有 “宛之临駣聚”。

  • 列思麻

    明代西藏地名。明置列思麻万户府,其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,治所在列麦境。

  • 贵人村

    即今广东丰顺县西南下八镇南贵人村。清有把总驻守。

  • 外水

    即今四川成都市府河及其下游岷江。《晋书·毛璩传》:“初,璩闻(桓)振陷江陵,率众赴难,使(毛)瑾、(毛)瑗顺外江而下。”《宋书·刘钟传》:“随朱龄石伐蜀,为前锋,由外水至于彭模,去成都二百里。”皆此。

  • 黄平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八年 (1375) 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旧州镇。十五年(1382) 改属贵州都司。万历中并入黄平州。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置,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。属贵州都司。后升为卫

  • 五原直隶厅

    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析萨拉齐厅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大佘太(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佘太镇)。光绪三十年(1904)移治兴盛旺(今五原县西南)。1912年改为五原县。

  • 万集镇

    北宋置,属江原县。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四十里。在江苏省洪泽县中部。面积61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万集,人口1200。1949年设万集、严渡等乡,1958年合置万集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