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山关
①明置,属达州。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达州: “西有铁山关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69达州: 铁山关在 “州西三十里,以铁山而名。旧为戍守处”。
②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南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28大宁县: 铁山关 “在县南一百里。山形似龙,高百余丈。左通奉节,右达巫山,系三县交界险要隘口”。
①明置,属达州。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达州: “西有铁山关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69达州: 铁山关在 “州西三十里,以铁山而名。旧为戍守处”。
②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南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28大宁县: 铁山关 “在县南一百里。山形似龙,高百余丈。左通奉节,右达巫山,系三县交界险要隘口”。
清宣统三年 (1911) 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西藏洛隆县西硕般多。后属西康省川边道。“硕督”,藏语意为险岔口、税官岔口。旧县名。清宣统三年(1910年)置硕般多理事官。1913年改置硕督县,治硕般多
即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北西螺镇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有“西螺社”。乾隆间刘良璧《重修台湾府志》作“西螺街”。1945年设西螺镇。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又作西螺店。即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北西螺镇。
在今云南玉溪市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新兴州: 奇梨山 “在州治西。林木茂蔚,下有泉,流为奇梨溪,下流入大溪”。
即今江西信丰县西南九渡乡。清同治《赣州府志》卷3:信丰县有“九渡水”墟。
明置,在今湖北罗田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罗田县“岐岭关”条下:“又平湖关,在县西北,抵黄冈县界。”
①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文陂乡(陂头)。清光绪《庐陵县志》卷3:陂头市“在县南四十里”。②即今广东连平县西北陂头镇。清雍正《广东通志》卷18:连平州有陂头墟。清有千总驻防。
即今贵州遵义县 (南白镇) 东北喇叭镇。清道光 《遵义府志》 卷6遵义县: 哪吧场在 “城东九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观音寺西。旧有寺,以冈名。清张邦伸《锦里新编》卷16峨眉纪游:三望坡“上有龙升冈,坡下峰回路转,苍翠森列”。
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南。《左传》:定公五年(前505),吴伐楚,“(楚)王之奔随也,将涉于成臼”。杜注:“江夏竟陵县有臼水,出聊屈山,西南入汉。”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臼水“出竟陵县东北聊屈山, 一名卢屈山
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水道镇。旧属牟平县。民国《牟平县志》卷3:水道集“在县(治今宁海镇)南六十里”水道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