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金殿

金殿

俗称金顶。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天柱峰顶端。明永乐十四年 (1416) 建。面阔、进深各三间,高5.54米,宽4.4米,深3.15米,全为铜铸鎏金。为四坡重檐庑殿式仿木结构。殿基为汉白玉雕花须弥座。


俗称金顶。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天柱峰顶端。建于明永乐十四年(1416年)。面阔进深各三间,高5.54米,宽4.4米,深3.15米,全为铜铸鎏金仿木构建筑,重檐叠脊,翼角飞举,脊饰仙人禽兽。下设圆柱12根,作宝装莲花柱础;斗栱檐椽,结构精巧,额枋及天花板上,雕铸流云、旋子等装饰图案,线条柔和流畅。殿基为花岗石砌石台,周绕石雕栏杆。殿内神像、几案、供器均为铜铸,中供真武帝君,着袍衬铠,披发跣足,丰姿魁伟;侧侍玉童、玉女,娴雅俊逸;水火二将,列立两厢,勇猛威严,为全山铜铸造像艺术中之精华。殿体为分件铸造,结构严谨,连接精密,毫无铸凿之痕。为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杰作。殿下峰腰绕石城一周,名紫金城,长达1.5千米,临崖负险,悬空蟠峙,四门石阙巍然,状极险峻。登上金顶,远眺群峰环峙,俯瞰太和、南岩、五龙诸宫,尽收眼底。亦为凌晨观日出、傍晚看云海之佳处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洚河

    即今河北泊头市西之清凉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交河县: 洚河在 “县南五里。亦曰枯洚渠。即阜城县之胡卢河,东北流经此,有南济桥跨其上。又东北五十里为三岔河,滹沱河会流处也。亦曰三汊河”。

  • 龙门硿桥

    在今福建龙岩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龙岩县:龙门硿桥“在县西十里。道通上杭”。

  • 古凭

    即古蓬。明右江十寨之一。在今广西忻城县南古蓬镇。

  • 太末县

    三国吴改大末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。赤乌三年(240)改名龙丘县,宝鼎元年(266)分属东阳郡,后复名太末县。南朝陈属金华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省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太末县,为穀州

  • 两浙东路

    北宋熙宁七年(1074)分两浙路置,治所在越州(今浙江绍兴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以东地区。寻废。熙宁九年(1076)又置,次年废。南宋初再置,始为定制。元初废。简称

  • 安边城

    北宋崇宁五年(1106)于徐家台筑城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金为安边砦,属通远县。元废。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筑,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北。金改为堡。元废。

  • 上川南道

    一名建昌道。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。治所在雅安府(今四川雅安市)。辖雅安、嘉定、宁远三府,眉、邛两直隶州,相当今四川大邑、眉山、乐山、自贡、甘洛、金阳以西地区,西藏江达、贡觉二县及芒康县部分地。(1)

  • 华岩

    在今湖南道县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道州:华岩“有两岩对峙,一明一晦”。

  • 石鉴镇

    即石镜镇。在今浙江临安县城东南二里。北宋初改石镜镇为石鉴镇。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》:“唐乾符二年,浙西裨将王郢作乱,石鉴镇将董昌募乡兵讨贼。”

  • 如皋场

    唐大和五年(831)置,属扬州。即今江苏如皋市。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升为如皋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