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郿县

郿县

①战国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。西汉属右扶风,右辅都尉驻此。三国魏属扶风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(445) 改名平阳县。西魏改为郿城县。北周天和三年 (568) 改为周城县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渭滨县,大业二年(606) 复改渭滨县为郿县,属岐州。治所不变。三年属扶风郡。义宁二年 (618) 为郿城郡治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移治今眉县,属稷州。七年改属岐州。至德后属凤翔府。金贞祐四年 (1216) 属恒州。元初升为郿州。至元元年 (1264) 复为县,属奉元路。明还属凤翔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64年改为眉县。

②南朝宋侨置,属扶风侨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境。梁废。


古旧县名。战国秦置,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。西汉属右扶风,为右辅都尉治。三国魏属扶风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年)改为平阳县,西魏改为郿城县,北周天和三年(568年)废入周城县,移周城县治于此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渭滨县,大业二年(606年)复改为郿县。仍属扶风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移治今眉县。属岐州,后属凤翔府。元属奉元路。明、清仍属凤翔府。1964年改名眉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商、周邑。春秋为卫地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 隐公五年 (前718),“郑人侵卫牧”。杜注: “牧,卫邑。”古邑名。又作坶。或谓即牧野。商、春秋邑。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北。春秋时属卫。《左传》隐

  • 程家场

    即今四川荣县东南六十里成佳镇。《清史稿· 曾望颜传》: 咸丰十年 (1860),李永和义军据贡井,“总兵虎松林自程家场进攻贡井”。即此。

  • 折波岭

    在今江西永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丰县:折波岭“在县西南百十五里。二山相连,延袤数十里”。

  • 黄公岭

    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北黄峰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武平县: 黄公岭在 “县北百五十里,接长汀县界。修阻二十余里。上有泉,自石中迸出,仅杯勺许,而群饮不竭。俗呼圣公泉”。

  • 龙头岩

    在今湖北崇阳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6鄂州:龙头岩“在崇阳县东十五里。岩北有泉,滚滚迸溢,流数十丈,石激之声闻百步,萦纡三十里,溉田十万顷”。

  • 洞口浦

    即洞浦。在今安徽和县南长江岸边。《寰宇记》 卷124历阳县: “洞口浦,魏将曹休、张辽伐吴至此,吴军相望。《水经注》 云: 江水左列洞口。”

  • 凹仔墟

    即今广东怀集县东南坳子镇。清宣统年间为怀集县东南界,1911年改为坳子乡。

  • 佳木达宗

    又作江达宗、札木达城。即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18: “西番 (藏) 语: 佳,即佳囊也; 木,语词。城在佳囊楚旁,因以为名。”

  • 酉市镇

    北宋置,属伏虞县。在今四川仪陇县东。

  • 王景堡

    即王佺堡。在今宁夏永宁县西南旺全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