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邟乡

邟乡

东汉初改邟县置,在今河南汝州市东。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延熹二年(159),封琼为“邟乡侯”。又《袁绍传》:董卓“授绍勃海太守,封邟乡侯”。


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。东汉时,袁绍、黄琼曾被封为邟乡侯,即此地。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延熹二年(159年)“封为邟乡侯,邑千户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朗陵县

    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南三十五里任店。南朝宋末废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溱水东南径朗陵县故城西。应劭曰: 西南有朗陵山,县以氏焉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确山县西南。属汝南郡。北魏改

  • 红沙堡

    明置,属镇番卫。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红沙堡“城周一里有奇,明万历九年因旧开筑”。清初裁。

  • 阳方口堡

   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二十五里阳方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崞县“宁武关”条:杨方堡“堡城创筑于嘉靖十八年,万历四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”。

  • 郑白渠

    即郑渠和白渠的合称。《班固·西都赋》:“郑白之沃,衣食之源。” 郑渠为韩水工郑国为秦所凿; 白渠为汉赵中大夫白公所凿。

  • 白马县

    ①秦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二十八里。取白马山为名。西晋属濮阳国。北魏天兴中为西兖州治,徙治滑台城(今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)。东魏为东郡治。隋开皇中为滑州治,大业初为东郡治。唐为滑州治。明洪武二年

  • 济远县

    隋大业五年 (609) 置,属鄯善郡。治所在今新疆若羌县附近之地。隋末废。

  • 广西护卫

    明洪武五年(1372)改静江王府置,属广西都司。在今广西桂林市。后废。

  • 卧龙冈

    ①在今河北栾城县东南浪头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栾城县: 卧龙冈在 “县东八里。盘曲如卧龙。今俗名郎头丘”。②在今山西中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永宁州宁乡县: “卧龙冈在县城东。高里许,形如卧龙,

  • 小东城

   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濠水入淮口东岸。《寰宇记》卷128濠州钟离县:“废小东城在州东北三里。按《宋书》:泰始二年筑, 以镇濠口。”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濠水入淮口之东岸。南朝宋泰始二年(466年)筑。北齐天

  • 蓼角咀

    即料角咀。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。旧为大江入海之冲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23 海门县: 料角咀,“ 《江防考》: 北岸东起蓼角咀大河口,以及吕四、卢家等场,沿于杨树港、海门县里河镇,以达于通州,此海门县之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