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化县

通化县
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金川县置,属会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通化乡。大业初属汶山郡。唐武德初复属会州。贞观八年 (634)属茂州。天宝初属通化郡。乾元初复属茂州。后废。五代时,移小封县于此,仍改为通化,属威州。北宋天圣元年 (1023) 改为金川县,景祐四年(1037) 复为通化县,属威州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废。

②清光绪三年 (1877) 置,属兴京厅。治所在头道江 (即今吉林通化市)。宣统初属兴京府。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40年为伪满通化省会。1942年析城区置通化市。1945年属安东省,1949年属辽东省。1954年划归吉林省。1969年迁快大茂镇。


(1)古县名。唐末改小封县置,治今四川省理县东北通化。属维州。宋属威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省入威州。(2)今县名。在吉林省东南部、浑江中游,西邻辽宁省。属通化市。面积 3728 平方千米。人口24.3万。辖12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快大茂镇。清光绪三年(1877年)于头道江置通化县,属兴京府。据《满洲地名考》:“以通沟之通,与已归王化的化,取名通化。”1914年属奉天省东边道,1929年属辽宁省。1942年析通化街置通化市,通化县并存。1947年属安东省,1949年属辽东省。1954年划归吉林省,属通化专区。1947、1954、1960年三次通化市县合并;1948、1955、1962年三次通化市县分治。1971年县人民政府从通化市区迁快大茂镇。西北界龙岗山,东南界老岭。浑江西南流斜贯县境,支流三密河、罗圈沟河、哈泥河、富尔江等呈树枝状分布,建有英额布、湾湾川水电站。属中温带湿润气候。森林覆盖率达48%。农产以玉米、稻、大豆为主,特产人参。盛产山葡萄。有铜、石墨、磷、硅石、石膏、镍、锌、金等矿。工业有制药、建材、电力、化肥、制纸、饲料加工以及采矿等厂矿。梅集铁路、201国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施水

    ①即今南肥河。源于安徽肥西县东北将军岭,东南流经鸡鸣山东麓,穿合肥城折而向南流,在施口入巢湖。《水经·施水注》: “施水受肥于广阳乡,东南流径合肥县……又东径湖口戍,东注巢湖。”②一名施黔水。在今湖南

  • 姑墨川

    即今新疆塔里木河支流阿克苏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北河又东径姑墨国南,姑墨川水注之。水导姑墨西北赤沙山,东南流径姑墨国西,治南城,南至于阗,马行十五日,土出铜、铁及雌黄,其水又东南流,右注北河。”

  • 华景山

    在今广西桂林市区,与宝积山相连。南宋范成大《桂海虞衡志》:“华景洞,高广如十间屋,洞门亦然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7临桂县“宝华山”条下:“宝积山自南来,交扼其口,前岩东向为宝景山,华景之前,横塘深广,

  • 塔尔巴什

    在今新疆阿克陶县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4蒲犁: 塔尔巴什 (庄) 在 “城东一百六十里”。

  • 尚书谷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宝应元年 (762),仆固怀恩等至洛阳北郊,击史朝义乱军,“转战于石榴园、老君庙,贼又败; 人马相蹂践,填尚书谷,斩首六万级,捕虏二万人,朝义将轻骑数百东走。怀恩

  • 水龙坑

    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那地州:水龙坑“在州西南六十里。《舆程记》:水龙坑山路险仄,沿溪越岭,三日而至东兰州”。

  • 河阳宫

    隋炀帝时建,在今河南孟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52孟州河阳县: 隋炀帝又改置河阳宫。后入唐,宫废。隋炀帝时置,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南。唐废。

  • 硗碛

    即今四川宝兴县北一百六十里硗碛藏族乡。1935年6月,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至此,与川军激战后翻越夹金大雪山,拉开 “爬雪山,过草地” 的悲壮一幕。

  • 应城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安陆郡。治所即今湖北应城市。清雍正《应城县志》卷1:“县名应城,或云当时以为此地应作城,故名。或云冈阜周环,隐隐如城,故名。”西魏为城阳郡治。隋开皇初属安州。大业二年(606)改名应阳县

  • 达噶尔谿

    即达巴宗。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八十里达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