迁隆州
南宋改迁隆镇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。元属思明路。明洪武初降为迁隆峒。
南宋以迁隆镇改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迁隆峒。明初降为迁隆峒。
南宋改迁隆镇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。元属思明路。明洪武初降为迁隆峒。
南宋以迁隆镇改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迁隆峒。明初降为迁隆峒。
①即犬戎。殷、周时期,游牧于泾、渭流域,今陕西彬县、岐山一带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文王事昆夷。” 即是。②即绲夷。在今甘肃陇山以西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 “文王事昆夷。”
南宋嘉熙三年(1239)筑,属泸州。故址在今四川江安县西中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江安县“大江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:县西旧有三江碛,控江为险。宋嘉熙三年筑城于此,以御蒙古。或曰三江碛即绵水口也。”
北宋置,属池州。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北郊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池州:永丰监(州东北二里)“至道二年置,铸铜钱”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至道二年(996)十月,“诏以池州新铸钱监为永丰监。先是饶州有永平监,
明置,在今广西横县西、郁江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永淳县:火烟驿在“县南六十里。水驿也。旧名罗帏站,明初改今名”。
明 “九边” 之一。明弘治十五年 (1502)置,为军事重镇。治所在固原州 (今宁夏固原县)。防区相当今宁夏南部和甘肃东南部。《明史·兵志三》: “固原州,隶以四卫,设总制府,总陕西三边军务。” 后废
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禄劝州: 幸丘山 “在故易笼县 (今云龙镇) 东北。四面陡绝,顶有三峰,可容数万家。昔为罗婺寨。有天生城,牢不可破”。
在今福建福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“上洞江在马头江北岸,南岸又有下洞江。”
1934年伪满置,省会在佳木斯市(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、依兰、勃利、宝清、饶河、汤原、萝北以东以北地。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。
亦作牱里县。 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 属羁縻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。后废。
①三国吴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即今湖南汉寿县。唐属朗州。宋属鼎州,大观中改为辰阳县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)复为龙阳县,五年(1135)移治黄城砦(今汉寿县西),三十年(1160)复还故治,后属常德府。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