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越窑

越窑

唐至五代著名青瓷窑之一。窑址原在浙江会稽山和曹娥江沿岸,后移至余姚上林湖 (今属慈溪)。宋代以后,龙泉青瓷兴起,越瓷才走向衰微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满县

    又讹作金蒲县。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为庭州治。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。长安二年 (702) 改为北庭都护府治。宝应元年(762) 改为后庭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于

  • 红螺山

    又名螺山、螺盘山。在今北京市怀柔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红螺山“在怀柔县北一(应作二)十里。高二百余仞,下有潭,潭中尝有二螺,色殷红,夕吐光焰,土人异之, 因以名山”。今仍名红螺山。

  • 沁县

    1912年改沁州置,属山西冀宁道。治所即今山西沁县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东南部、太岳山东麓。属长治市。面积 1297 平方千米。人口17.2万。辖6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定昌镇。春秋晋铜鞮邑

  • 东路左翼左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左翼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巴颜乌拉东南。

  • 望仙

    即今江西乐安县南望仙乡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巴山

    ①又名临川山。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南相山。为崇仁、乐安二县界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10抚州崇仁县:临川山“在县南六十一里。旧名巴山,天宝六年敕改为临川山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4抚州府:巴山“有栾巴祠,故名。唐改

  • 万顷原

    在今甘肃临夏市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河州:万顷原“四望宽平,居民稠密,其上又有重台原。《志》云:州东西百里,南北五十里。唐及五代俱名广大原,昔时番汉所驻牧地也”。

  • 四界首河

    在今河南、山东境内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二》:嘉祐五年(1060),“河流派别于魏之第六埽,曰二股河,其广二百尺。自二股河行一百三十里,至魏、恩、德、博之境,曰四界首河。七月,都转运使韩贽言:‘四界首古大河

  • 陈家集

    ①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五十里南陈集乡。民国殷惟龢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淮阴县“西南有陈家集、老子山三镇”。②即今河南永城市东北二十四陈集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8:咸丰九年(1859)一月,“捻首赵浩然

  • 清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千乘县。即今山东广饶县治。金属乐安县,后改名乐安镇。②金置,属厌次县。即今山东惠民县东南七十里清河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③在今北京市海淀东北十二里。为京北要地。《元史· 顺帝纪》: 至元二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