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超山

超山

①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平遥县: 超山在 “县东南四十里。一名过山,以高耸超过群山而名”。

②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北十八里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9: 超山 “高三十七丈,周二十里”。明嘉靖《仁和县志》 卷2: “其山超出皋亭、黄鹤之上,故名。” 山麓有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墓。


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。面积约5平方千米。主峰海拔260米。为临平与塘栖间最高之山,故名。由砂岩构成。与苏州邓尉、无锡梅园并称江南三大观梅胜地。梅花栽培已有1000多年历史,素有“十里梅香雪海”之称。有大明堂、宋梅亭、含光阁等园林建筑。大明堂前有近代著名金石篆刻书画家吴昌硕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可暮山

    即今四川洪雅县西北总冈山。《元和志》卷32洪雅县:可暮山“在县西北三十九里。山多材木,公私资之”。

  • 常山关

    又名鸿上关。即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 代郡有 “常山关”。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地区要隘。又称鸿上关。即今河北省唐县西北、太行山东麓的倒马关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东汉建

  • 荆州府

    元至正二十四年 (1364) 朱元璋改中兴路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江陵县 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洪武九年 (1376) 属湖广布政司。辖境约当今湖北巴东、长阳县以东,监利县以西,远安,枝江

  • 奉义县

    辽置,属大同府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十里。金降为奉义镇。古县名。辽析云中县置,治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。属大同府。金废。

  • 高壁岭

    一名韩信岭。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唐杜佑 《通典·州郡九》 汾州灵石县: “今县东南有高壁岭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八年 (576),“高阿那肱所部兵尚一万,守高壁”。胡三省注: “高壁

  • 李梅峰

    在今江西余干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饶州府余干县:李梅峰“在县南八十里。高百丈,周三十余里,南接抚州府东乡县界。初名平原峰,又名贞女峰, 五代时有李峻、梅用读书其上, 因名”。

  • 梅城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分小黄县置,属亳州。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西南梅城。大业三年(607) 废入谯县。②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舒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北七十里古龙鸣城内。七年 (624)废

  • 桂江

    即今广西东部之漓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37桂州临桂县: “桂江一名漓水,经县东,去县十步。杨仆平南越,出零陵,下漓水,即谓此也。”西江支流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。《通典》:“桂江以其源多桂,不生杂树,故

  • 马头岩

   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。高可二十丈。明《八闽通志》卷6《地理志·山川》 崇安县:马头岩“状如勒马”。

  • 慈湖水

    即今安徽马鞍山市东慈湖河。源出市境向山区杜塘乡烤山,西北至猫子山入江,以流经慈湖为名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太平州: 慈湖水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 云: 在当涂县北六十五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太平府当